hèn zhī

恨之入骨

拼音 hèn zhī rù gǔ怎么读

注音 ㄏㄣˋ ㄓ ㄖㄨˋ ㄍㄨˇ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咬牙切齿深恶痛绝切齿痛恨

反义词 一见钟情一往情深爱不忍释

恨之入骨的意思

之:代词;指所恨对象。
恨到骨头里去了。形容怀恨极深。

出处晋・葛洪《自序》:“见侵者则恨之入骨,剧于血仇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痛恨到极点。

例子那知府亦恨之入骨,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,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。(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二回)

正音“恨”,读作“hèn”,不能读作“hěn”;“骨”,读作“gǔ”,不能读作“gú”。

辨形“恨”,不能写作“狠”。

辨析恨之入骨”和“切齿痛恨”、“咬牙切齿”;都表示痛恨到极点。不同在于:“恨之入骨”偏重在仇恨的程度;其中的“之”复指所恨的对象;“切齿痛恨”和“咬牙切齿”偏重在仇恨的神态;样子;本身不含所恨的对象。

恨之入骨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形容痛恨到了极点。《抱朴子・外篇・自叙》:“见侵者则恨之入骨,剧于血雠。”亦作“恨之切骨”。

恨之入骨的翻译

  1. hate one's guts(be consumed with hatred for)
  2. 恨(うら)み骨髄に徹する
  3. ненавидеть до мóзга костéй

恨之入骨成语接龙

“骨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骨瘦如柴
  • 柴米油盐
  • 盐梅相成
  • 成人之美
  • 美不胜收
  • 收回成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
恨之入骨成语接龙

“恨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报仇雪恨
  • 恩将仇报
  • 再造之恩
  • 盛筵难再
  • 春秋鼎盛
  • 枯木逢春
  • 菊老荷枯
  • 春兰秋菊
  • 妙手回春
  • 莫名其妙
  • 无适无莫
  • 聊胜于无
  • 穷极无聊
  • 层出不穷
  • 密密层层
  • 人烟稠密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
恨之入骨字义分解

读音(hèn), 心部,共9画

①. 怨,仇视。 如: 怨恨。愤恨。仇恨。痛恨。

②.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。 如: 恨事。悔恨。遗恨。抱恨终天。

读音(zhī), 丿部,共3画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: 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: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: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: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。 如: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: 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。 如: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rù), 入部,共2画

①. 进,由外到内。 如: 进入。入梦。

②. 适合,恰好合适。 如: 入选。入耳。

读音(gǔ,gū), 骨部,共9画

㈠ 骨 [ gǔ ]

①.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。 如: 骨头。骨骼(全身骨头的总称)。骨节。骨肉(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,亦称“骨血”;②喻紧密相连,不可分割的关系)。骨干(gàn)。

②. 像骨的东西(指支撑物体的骨架)。 如: 伞骨。扇骨。

③.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。 如: 骨力(①雄健的笔力;②刚强不屈的气概)。风骨(古典文艺理论术语,指文章的艺术风格,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)。

④. 指人的品质、气概。 如: 侠骨。骨气。

㈡ 骨 [ gū ]

①. 〔~朵儿(duor )〕尚未开放的花朵。

②. 〔~碌〕滚动(“碌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