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àng

不自量力

拼音 bù zì liàng lì怎么读

注音 ㄅㄨˋ ㄗˋ ㄌㄧㄤˋ ㄌㄧˋ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螳臂挡车蚍蜉憾树

反义词 自知之明量力而行妄自菲薄

不自量力的意思

量:估计。
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。

出处唐・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・摩揭陀国上》:“今诸外道不自量力,结党连群,敢声论鼓,惟愿大师摧诸异道。”

用法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对自己估计过高。

例子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,并非不自量力,何敢自不量力,妄自谈文。(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七回)

正音“量”,读作“liàng”,不能读作“liáng”。

辨形“力”,不能写作“立”。

歇后语 螳臂挡车 —— 不自量力

谜语 1. 螳臂挡车 (谜底:不自量力)
2. 蚂蚁缘槐夸大国 (谜底:不自量力)

故事 春秋时期,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,结果被打败。分析人士认为自不量力的息国即将被消灭,原因是他不考虑自己的德行,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,分不清敌人与朋友,不团结邻国,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。

不自量力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过于高估自己,不知衡量自己的能力。《东周列国志・第八十回》:“东海役臣句践,不自量力,得罪边境。”亦作“自不量力”。

不自量力的翻译

  1. do sth.beyond one's ability or strength
  2. 艖(み)のほどを知(し)らない
  3. переоцéнивать свои силы
  4. se surestimer(d'un air de fatuité)

不自量力成语接龙

“力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  • 随心所欲
  • 欲擒故纵
  • 纵横捭阖
  • 阖门却扫
  • 扫榻以待
  • 待价而沽
  • 沽名钓誉
  • 誉过其实
  • 实事求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是非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不从心
  • 心安理得

不自量力成语接龙

“不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
不自量力字义分解

读音(bù,fǒu), 一部,共4画

㈠ 不 [ bù ]

①. 副词。
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 如: 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 如: 不,我不知道。
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 如: 他现在身体好不?

㈡ 不 [ fǒu ]

①.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读音(zì), 自部,共6画

①. 本人,己身。 如: 自己。自家。自身。自白。自满。自诩。自馁。自重(zhòng )。自尊。自谦。自觉(jué )。自疚。自学。自圆其说。自惭形秽。自强不息。

②. 从,由。 如: 自从。自古以来。

③. 当然。 如: 自然。自不待言。自生自灭。放任自流。

④. 假如。 如: 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

读音(liáng,liàng), 里部,共12画

㈠ 量 [ liáng ]

①.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。 如: 用尺量布。用斗量米。车载斗量。量体温。

②. 估量。 如: 思量。打量。

㈡ 量 [ liàng ]

①.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,如斗、升等。

②. 能容纳、禁受的限度。 如: 酒量。气量。胆量。度量。

③. 数的多少。 如: 数量。质量。降雨量。限量供应。

④. 估计,审度。 如: 量力。量入为出。

读音(lì), 力部,共2画

①.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。 如: 力气。力量。

②. 一切事物的效能。 如: 视力。生产力。控制力。

③.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,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。 如: 力学。作用力。保守力。

④. 用极大的力量。 如: 尽力。力挫。力挽狂澜。

⑤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