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ǎo hán huī

槁木寒灰

拼音 gǎo mù hán huī怎么读

注音 ㄍㄠˇ ㄇㄨˋ ㄏㄢˊ ㄏㄨㄟ

近义词 槁木死灰

槁木寒灰的意思

寒灰:燃烧后的冷灰。
参见[槁木死灰]。

槁木寒灰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犹“槁木死灰”。见“槁木死灰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槁木死灰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槁木,干枯的木头。死灰,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。“槁木死灰”本指道家忘却形体,追求清虚寂静的境界。据《庄子・齐物论》所载,战国人颜成子游因为看见老师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,仰望天空缓缓吐气,好像精神离开了形体一样,于是问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意思是:形体可以像枯木般静立不动,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一样吗?南郭子綦回答说这是因为他已经忘掉自己的形体,进而达到对外物无动于衷,物我两忘的境界的缘故。后来“槁木死灰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人因遭受挫折变故而灰心绝望的样子。如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,竟如槁木死灰一般,一概无闻无见。”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刘克庄〈赠豫知子〉诗:“身今槁木寒灰样,暂愧巫咸仔细看。”

槁木寒灰成语接龙

“灰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灰心丧气
  • 气急败坏
  • 坏法乱纪
  • 纪渻木鸡
  • 鸡犬不宁
  • 宁死不屈
  • 屈指可数
  • 数一数二
  • 二三其意
  • 意味深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
槁木寒灰成语接龙

“槁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形容枯槁
  • 得意忘形
  • 心安理得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  • 风吹雨打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漫不经心
  • 天真烂漫
  • 叫苦连天
  • 大呼小叫
  • 贪小失大

槁木寒灰字义分解

读音(gǎo), 木部,共14画

①. 枯干。 如: 槁木。枯槁。槁悴。槁木死灰(喻心情冷漠,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)。

②. 同“藁”,草。

读音(mù), 木部,共4画

①. 树类植物的通称。 如: 树木。乔木。灌木。木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木求鱼。

②. 木料、木制品。 如: 木材。木器。木刻。木匠。木已成舟。

③. 棺材。 如: 棺木。

④. 质朴。 如: 木讷(朴实迟钝)。

⑤. 呆笨。 如: 木鸡。

⑥. 感觉不灵敏,失去知觉。 如: 麻木。

⑦.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hán), 宀部,共12画

①. 冷,与“暑”相对。 如: 寒冬。寒色。寒衣。寒冽。寒带。寒战。寒噤。寒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寒喧。寒来暑往。唇亡齿寒。

②. 害怕。 如: 寒心。

③.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。 如: 寒门。寒伧。寒舍。寒窗(喻艰苦的学习环境)。寒酸。寒士(旧指贫穷的读书人)。

读音(huī), 火部,共6画

①.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,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。 如: 纸灰。灰烬。洋灰。灰飞烟灭。

②. 尘土。 如: 灰尘。

③. 特指“石灰”。 如: 灰墙。灰膏。

④. 黑白之间的颜色。 如: 灰色。灰质(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)。灰沉沉。

⑤. 志气消沉。 如: 心灰意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