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碎的镜子不能再重新使用。比喻夫妻关系破裂,无法恢复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破镜不重照,落花难上枝。打碎的镜子不能再重新使用。比喻夫妻关系破裂,无法恢复。 复制
详细解释
愁苦凄惨的云雾。因心中愁惨,看外景也带上了情感色彩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福州林阳山峰院志端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愁苦凄惨的云雾。因心中愁
详细解释
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2卷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书面语。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
详细解释
指年事已高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十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老人。指年事已高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十卷:“师曰:‘老老大大汉,住处也不
详细解释
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十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风景或形势等。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十
详细解释
比喻夫妻关系破裂,难以挽回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破镜不重照,落花难上枝。比喻夫妻关系破裂,难以挽回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破镜不重照,落
详细解释
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9卷。一般作谓语,指慎重办事。造次:仓促、鲁莽轻率。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
详细解释
比喻白费精力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王敬初常侍》。一般作宾语。比喻白费精力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王敬初常侍》:“王公曰:师子咬人,韩卢逐块
详细解释
见“驾肩接武”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道悟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人多。见“驾肩接武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道悟禅师》:“学徒依附,
详细解释
自己表示谦虚的话。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。一般作宾语,指抛砖引玉的话。自己表示谦虚的话。比
详细解释
指被当作牛马驱使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韶州云门山爽和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牛、马:比喻供人使唤的人。指被当作牛马驱使。 复制出处:宋・
详细解释
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,只要求之于内心,便可以悟道成佛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七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佛教等。佛:佛陀。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,只
详细解释
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。也比喻把好事办坏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真觉大师灵照》:“问:‘还丹一粒,点铁成金;至理一言,点凡成圣。请师一点。’师曰:‘还知
详细解释
砍断钉子切断铁。比喻做事;说话坚决果断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洪州云居道膺禅师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,含褒义。斩:砍断;截:切断。砍断钉子切断铁
详细解释
骑着驴去找别的驴。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,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。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,还到处去找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志公和尚大乘赞》。一般作谓语
详细解释
闭着嘴,不说话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缄口:闭着嘴。闭着嘴,不说话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:
详细解释
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。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卷二十三・唐州大乘山和尚》。一般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枯:枯萎;木:树木;
详细解释
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、玷污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亵渎美好的事物。往佛像的头上拉粪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亵渎
详细解释
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。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,形容道路阻塞。泄:泄漏。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。形容拥挤和包围得
详细解释
佛教语,百丈高的竿子,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景岑禅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技艺、修行等。佛教语,百丈高的竿子,比喻道行达
详细解释
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利山和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父子之间。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利山
详细解释
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五:莫思善,莫思恶,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。让人或事的起初面目或情况显露出来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
详细解释
同“提纲挈领”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遇安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简明扼要。同“提纲挈领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遇安禅师》:“提
详细解释
①比喻人至绝境,只能另作选择,义无反顾。②指在紧急关头,放下一切不管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苏州永光院真禅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①比喻人至绝
详细解释
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9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等。医:医治。思想上的病不好医治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9
详细解释
略微地推敲批改,缌地斟酌删除。形容为调谐韵,选词改字而吟咏诗词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薄批明月,细抹清风。细:仔细抹,删除;批:批改;薄:略微地。略微地推敲批改,缌地斟酌删除。形容
详细解释
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。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洪忍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多余的行动。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。比喻事先作多
详细解释
永远不能恢复。万劫指万世;永远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永远不能恢复。万劫: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。万劫指万世;永
详细解释
比喻事不能成功。出自《景德传灯录・南岳怀让禅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比喻事不能成功。 复制出处:《景德传灯录・南岳怀让禅师》:“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
详细解释
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。形容诚意感人至深。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。形容冤屈极大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义柔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十分感人。使苍天
详细解释
本佛教用语;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;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。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释迦牟尼佛》。一般
详细解释
用清水来清除清水。比喻采取的手段悖谬,必然于事无补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六:如鹦鹉学人语,话自语不得,为无智慧故,譬如将水洗水,将火烧火,都无义趣。用清水来清除清水。比喻
详细解释
指只会诵读文句,而不能理解义理。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九:口内诵经千卷,体上问经不识。不解佛法圆通,徒劳寻行数墨。循行:一行行地读;数墨:一字字地读。
详细解释
猴子进了口袋。比喻行动失去约束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失去自由。猢狲:猴子。猴子进了口袋。比喻行动失去约束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
详细解释
①佛教语。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(正法)。朗照宇宙谓眼,包含万有谓藏。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,是为禅宗初祖,为佛教以“心传心”授法的开始。②借指事物
详细解释
见“骑驴觅驴”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福州大安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人。见“骑驴觅驴”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福州大安禅师》:“
详细解释
形容悟性极高。谓略一指点,即完全了悟。出自《景德传灯录・汾州大达无业国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悟性极高。谓略一指点,即完全了悟。 复制出处:《景德
详细解释
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志公和尚十四科颂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比喻自己的所作所为阻碍了自己的行动自由。 复制
详细解释
把砖石磨成镜子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慧能大师》。一般作谓语,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把砖石磨成镜子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 复制出处:宋・释
详细解释
一夜分五更,每更约两个小时。夜已很深,没有一点声响。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益州西睦和尚》。一般作状语,指深夜寂静。更:旧时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