兔起凫举

拼音 tǔ qǐ fú jǔ怎么读

注音 ㄊㄨˇ ㄑㄧˇ ㄈㄨˊ ㄐㄩˇ

繁体 兔起鳧舉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兔起鹘落

兔起凫举的意思

凫:野鸭。
象兔敢奔跑,象野鸭急飞。比喻行动迅速。

出处战国・吕不韦《吕氏春秋・论威》:“知其不可久处,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状语;含褒义,用于书面语。

兔起凫举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像兔子一样的奔跑,像野鸭子一样的腾空飞翔。比喻行动急速。《吕氏春秋・仲秋纪・论威》:“知其不可久处,则知所兔起凫举死殙之地矣。”

兔起凫举的翻译

  1. as fast as the hare runs and as swift as the wild duck starts flying

兔起凫举成语接龙

“举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举一反三
  • 三心二意
  • 意味深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
兔起凫举成语接龙

“兔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守株待兔
  • 闭关自守
  • 天凝地闭
  • 叫苦连天
  • 大呼小叫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  • 功德圆满
  • 好大喜功
  • 投其所好
  • 臭味相投
  • 口尚乳臭
  • 良药苦口
  • 丧尽天良
  • 心惊胆丧
  • 将心比心
  • 虾兵蟹将
  • 水母目虾
  • 跋山涉水
  • 打谩评跋

兔起凫举字义分解

读音(tù), 儿部,共8画

①. 哺乳动物,耳长,尾短,上唇中间裂开,后肢较长,跑得快。 如: 兔子。兔脱(迅速地逃走)。兔毫笔。兔起鹘落(“鹘”,打猎用的猛禽。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,喻动作敏捷。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)。

②. 古称娈童(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)。

读音(qǐ), 走部,共10画

①.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。 如: 起床。起立。起居。起夜。

②. 离开原来的位置。 如: 起身。起运。起跑。

③. 开始。 如: 起始。起码(最低限度,最低的)。起步。起初。起讫。起源。

④. 拔出,取出。 如: 起锚。起获。

⑤. 领取(凭证)。 如: 起护照。

⑥. 由下向上,由小往大里涨。 如: 起伏。起劲。起色。

⑦. 发生,产生,发动,提出。 如: 起风。起腻。起敬。起疑。起义。起诉。

⑧. 长出。 如: 起痱子。

⑨. 拟定。 如: 起草。

⑩. 建造,建立。 如: 起房子。白手起家。

⑪. 群,组,批。 如: 一起(一块儿)。

⑫. 量词,指件,宗。 如: 一起案件。

⑬. 自,从。 如: 起小儿就淘气。

⑭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。 如: 想起。掀起。兴(xīng )起。

⑮. 用在动词后,与“来”连用,表示动作开始。 如: 唱起来。

⑯. 用在动词后,常与“不”或“得”连用,表示胜任;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。 如: 看不起。经得起检验。

读音(fú), 几部,共6画

①. 水鸟,俗称“野鸭”,似鸭,雄的头部绿色,背部黑褐色,雌的全身黑褐色,常群游湖泊中,能飞。

②. 同“浮”。

③. 〔~茈〕古书上指“荸荠”。

④. 同“洑”。

读音(jǔ), 丶部,共9画

①. 向上抬,向上托。 如: 举头。举手。举重。举棋不定。

②. 动作行为。 如: 举止。轻而易举。

③. 发起,兴办。 如: 举义。举办。创举。

④. 提出。 如: 举要。举例。

⑤. 推选,推荐。 如: 推举。荐举。

⑥. 全。 如: 举国。举世。举家。

⑦. 古代指科举取士。 如: 科举。举人。一举成名。

⑧. 攻克。 如: “一战而举鄢、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