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式的成语

共 18515 个成语

联合式的成语有【朝盈夕虚】【欺世惑俗】【砥节厉行】【椎拍輐断】【卑辞重币】【丢盔卸甲】【冷言冷语】【抽钉拔楔】【礼义廉耻】【发蒙振槁】【进退荣辱】【号天哭地】【仙姿玉貌】【凿空取办】【槁项黧馘】【轻举妄动】【宽豁大度】【一倡百和】【眉高眼低】【上蒸下报】【泻水著地】【变炫无穷】【倚草附木】【无形无影】【行兵布阵】【情见势竭】【龙章凤彩】【通古达变】【穷通得失】【四海九州】【龙精虎猛】【兽心人面】【攀花折柳】【荜路蓝缕】【平起平坐】【三瓦四舍】【钻穴逾隙】【戴笠乘车】【东趋西步】【戛玉鸣金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联合式相关成语

朝盈夕虚

zhāo yíng xī xū

早上充盈,晚上空虚。形容对人忽冷忽热,反复无常。出自汉・应劭《风俗通・穷通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对人的态度。盈:满;虚:空虚。早上充盈,晚上空虚。形容对人忽

详细解释

欺世惑俗

qī shì huò sú

欺骗世人,破坏习俗。出自郭沫若《惠施的思想与性格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欺骗世人,破坏习俗。 复制出处:郭沫若《惠施的思想与性格》:“在思想革

详细解释

砥节厉行

dǐ jié lì xíng

见“砥节励行”。出自汉・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砥节励行”。 复制出处:汉・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若乃砥节厉行,直道正辞。”用法:作

详细解释

椎拍輐断

zhuī pāi wàn duàn

用椎使不相合的物体拍合,圆转截断物体而不见裂状。指能适应事物,不露棱角。出自战国・宋・庄周《庄子・天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輐:圆。用椎使不相合的

详细解释

卑辞重币

bēi cí zhòng bì

说谦虚的话,送厚重的礼。形容对人有所求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范睢蔡泽列传》。一般作状语,形容人委曲求全。卑:谦恭;重:厚;币:礼物。说谦虚的话,送厚重的礼。

详细解释

丢盔卸甲

diū kuī xiè jiǎ

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。出自元・孔学诗《东窗事犯》第一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含贬义。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。 复制出处:元・孔学诗《东窗事犯》

详细解释

冷言冷语

lěng yán lěng yǔ

不直接表达其意;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讽的话。出自宋・宝林《宝林禅师语录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冷:不热;冷淡;不温和。不直接表达其意;从侧面或反面说

详细解释

抽钉拔楔

chōu dīng bá xiē

抽去钉子,拔出木楔。比喻彻底解决问题。出自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天台平田普岸禅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解疑。抽:拔出;楔:楔子。抽去钉子,拔出木楔。比喻彻

详细解释

礼义廉耻

lǐ yì lián chǐ

有礼节;讲道义;尚廉洁;知羞耻。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。出自管仲《管子・牧民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。有礼节;讲道义;尚廉洁;知羞耻。封

详细解释

发蒙振槁

fā méng zhèn gǎo

揭开蒙盖物,摇掉将落的枯叶。比喻轻而易举。出自《明史・杨乃郭詹等传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。发:揭开;蒙:蒙盖物;振:抖动。揭开蒙盖物

详细解释

进退荣辱

jìn tuì róng rǔ

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,荣耀或耻辱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答户部崔侍郎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官场等。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,荣耀或耻辱。 复制出处:唐・白居易《答户部崔

详细解释

号天哭地

háo tiān kū dì

哭天抢地。形容十分悲伤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伤心时。哭天抢地。形容十分悲伤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只见

详细解释

仙姿玉貌

xiān zī yù mào

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。出自唐・郑《津阳门》诗。《乐府诗集・宫怨》:“三千玉貌休自夸,十二金钗独相问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女子。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。 复

详细解释

凿空取办

záo kōng qǔ bàn

谓巧立名目,勒索榨取。出自宋・俞文豹《吹剑录》。宋・丘珂《愧郯录・作邑之制》:“间有赋人实窄,凿空取办,郡县不相通融,鲜不受督趣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

详细解释

槁项黧馘

gǎo xiàng lí guó

见“槁项黄馘”。出自清・薛福成《选举论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不健康的容貌。见“槁项黄馘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薛福成《选举论上》:“孰知夫二百年来,聪明才杰之

详细解释

轻举妄动

qīng jǔ wàng dòng

不经慎重考虑;轻率任意地行动。出自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解老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轻:轻率;妄:胡乱;任意。不经慎重考虑;轻率任意地行动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宽豁大度

kuān huō dà dù

胸怀宽阔,度量大。出自水运宪《祸起萧墙》七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的气量大。胸怀宽阔,度量大。 复制出处:水运宪《祸起萧墙》七:“他们总算保持住了宽豁大度的神态。

详细解释

一倡百和

yī chàng bǎi hè

一人首倡,百人附和。形容附和的人极多。出自金 元好问《续夷坚志・胡公去狐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。和:呼应,附和。一人首倡,百人附和。形容附和的人极多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眉高眼低

méi gāo yǎn dī

脸上的表情。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的本领。出自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9回。一般作定语,指为人处世的方法。脸上的表情。泛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辨貌观色

详细解释

上蒸下报

shàng zhēng xià bào

泛指乱伦的性行为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5卷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泛指乱伦的性行为。 复制出处: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5卷:“至如上

详细解释

泻水著地

xiè shuǐ zháo dì

水倾泻在地上,随地势而流注。比喻只能任其自然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顺其自然。水倾泻在地上,随地势而流注。比喻只能任其自然。 复

详细解释

变炫无穷

biàn xuán wú qióng

变化多种多样,没有穷尽。极言变化之多。出自《宋书・后妃传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变化不定。变化多种多样,没有穷尽。极言变化之多。 复制出处:《宋书・后妃传论

详细解释

倚草附木

yǐ cǎo fù mù

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。②谓精灵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权势的人。②谓精

详细解释

无形无影

wú xíng wú yǐng

①不见形迹;完全消失。②以形容虚构的事物。出自明・无名氏《破风诗》第三折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①不见形迹;完全消失。②以形容虚构的事物。 复制出处:明

详细解释

行兵布阵

xíng bīng bù zhèn

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。泛指军事指挥之术。亦作“行兵列阵”。出自明・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四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军事。行兵:出兵。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

详细解释

情见势竭

qíng xiàn shì jié

指真情败露,声势衰竭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荀彧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真情败露。情:真情;见:通“现”,暴露;势:形势。指真情败露,声势衰竭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龙章凤彩

lóng zhāng fèng cǎi

不凡的仪表风采。出自唐・邵混之《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不凡的仪表风采。 复制出处:唐・邵混之《元氏县令庞君清德碑》:“君纯德天

详细解释

通古达变

tōng gǔ dá biàn

通晓古代的学问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。出自宋・王禹偁《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通晓古代的学问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行事。 复制出处:宋・

详细解释

穷通得失

qióng tōng dé shī

遭遇的坎坷与顺利,利益的得与失。指人生遭遇。出自清・胡泉《聊斋志异>续题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生。穷:不得志;通:畅达。遭遇的坎坷与顺利,利益的得与失。

详细解释

四海九州

sì hǎi jiǔ zhōu

指全中国。出自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全中国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回:“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,代天宣化,岂肯

详细解释

龙精虎猛

lóng jīng hǔ měng

喻精力旺盛,斗志昂扬。出自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二一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精神状态。喻精力旺盛,斗志昂扬。 复制出处: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二一章:“大家

详细解释

兽心人面

shòu xīn rén miàn

面貌虽是人,心却如野兽。形容人凶恶残暴。出自唐・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四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品行。面貌虽是人,心却如野兽。形容人凶恶残暴。 复制出处:唐・张

详细解释

攀花折柳

pān huā zhé liǔ

喻狎妓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男子狎妓。喻狎妓。 复制出处:元・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:“则为我攀花折柳,致令的有国难投。”用

详细解释

荜路蓝缕

bì lù lán lǚ

坐着柴车,穿着破衣服,去开辟山林。形容创业的艰苦。出自宋・司马光《和王介甫巫山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蓝缕:破衣服。坐着柴车,穿着破衣服,去开辟

详细解释

平起平坐

píng qǐ píng zuò

原指封建时代地位相同的人同时站起;同时坐下。现比喻地位相同;权力相等。出自清・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用于双方面。平:没有高低;相同。

详细解释

三瓦四舍

sān wǎ sì shě

宋代对妓院、茶楼、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。出自清・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73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娱乐场所。宋代对妓院、茶楼、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。 复制出处:

详细解释

钻穴逾隙

zuān xué yú xì

见“钻穴逾墙”。出自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果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。见“钻穴逾墙”。 复制出处: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果报》:“安丘某生通卜

详细解释

戴笠乘车

dài lì chéng chē

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。出自晋・周处《风土记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贫贱之交。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。 复制出处:晋・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卿虽乘车我戴

详细解释

东趋西步

dōng qū xī bù

谓相背而行。出自汉・焦赣《易林・比之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谓相背而行。 复制出处:汉・焦赣《易林・比之损》:“二人异路,东趋西步,千里之外,不相知处。

详细解释

戛玉鸣金

jiá yù míng jīn

敲打玉器和金器。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。也形容人气节凛然。出自唐・白居易《听田顺儿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声音或气节。戛:敲击。敲打玉器和金器。形容声调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