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ēn zhī yǒng

贲育之勇

拼音 bēn yù zhī yǒng怎么读

注音 ㄅㄣ ㄩˋ ㄓ ㄩㄥˇ

繁体 賁育之勇

感情 中性

贲育之勇的意思

贲育: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。
指壮士的勇敢。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司马相如传下》:“力称乌获,捷言庆志,勇期贲育。”

用法作宾语;指勇士。

例子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3回:“愿抑贲育之勇,怀王霸之计。”

贲育之勇成语接龙

“勇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勇往直前
  • 前仰后合
  • 合情合理
  • 理所当然
  • 然糠照薪
  • 薪尽火传
  • 传宗接代
  • 代人捉刀
  • 刀山火海
  • 海底捞针
  • 针锋相对
  • 对牛弹琴
  • 琴棋书画
  • 画蛇添足
  • 足智多谋
  • 谋财害命
  • 命蹇时乖
  • 乖唇蜜舌
  • 舌剑唇枪
  • 枪林弹雨
  • 雨过天青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马首是瞻

贲育之勇字义分解

读音(bì,bēn), 贝部,共9画

㈠ 贲 [ bì ]

①. 文饰,装饰得很好。 如: 贲临(贵宾盛装来临)。

㈡ 贲 [ bēn ]

①. 奔走,快跑。[虎贲]古时指勇士。

②. 姓。

读音(yù), 肉部,共8画

①. 生养。 如: 育龄。节育。生儿育女。

②. 养活。 如: 育婴。哺育。培育。抚育。养育。

③.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。 如: 德育。智育。体育。美育。教书育人。

读音(zhī), 丿部,共3画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如: 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如: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。 如: 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如: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。 如: 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 如: 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。 如: 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(yǒng), 力部,共9画

①. 有胆量,敢做。 如: 勇敢。勇毅。勇气。勇士。英勇。奋勇。

②.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。 如: 兵勇。劲勇。募勇。

③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