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n

一心一计

拼音 yī xīn yī jì怎么读

注音 ㄧ ㄒㄧㄣ ㄧ ㄐㄧˋ

繁体 一心一計

感情 褒义

近义词 一心一意

反义词 三心二意

一心一计的意思

一心一意。

出处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16回:“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?想必你叫他话来。”

用法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
例子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21章:“你再甭三心二意,一心一计在屋里等着吧。”

一心一计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即“一心一意”。见“一心一意”条。

【典故】

此处所列为“一心一意”之典故说明,提供参考。“一心一意”出自于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。其中记载,三国时魏国大臣杜恕在写给上司宋权的一封信中说到:“若令下官事无大小,咨而后行,则非上司弹绳之意;若咨而不从,又非上下相顺之宜。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意思是自己虽为下属,但如果做任何事都要先问过上司,那么上司订定的原则就没有意义了;假使问了又不能按照上司的决定去做,也是不应该。所以在很多事上,就自己作主了。其中“推一心,任一意”是指揣测上司的想法,与上司同心。“一心一意”就表示同心同意的意思,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六:“他不拘一文二文,常自喜不吝舍。他妻子见惯了的,况是女流,愈加信佛,也自与他一心一意,虽是生意浅薄,不多大事,没有一日不舍两文的。”“一”也有专注的意思,因此后世也用“一心一意”表示心意专一之意。如唐・骆宾王〈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〉诗:“一心一意无穷已,投漆投胶非足拟。”指两人的情感浓厚、专一,无穷无尽,用如胶似漆都无法形容。后来“一心一意”这个成语就从“推一心,任一意”演变而出,被用来表示同心同意或心意专一,毫无他念的意思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红楼梦》第六回:“这刘姥姥乃是个久经世代的老寡妇,膝下又无子息,只靠两亩薄田度日。如今女婿接来养活,岂不愿意,遂一心一计帮趁著女儿女婿过活起来。”

一心一计成语接龙

“计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计上心来
  • 来日方长
  • 长驱直入
  • 入不敷出
  • 出神入化
  • 化为乌有
  • 有朝一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  • 澜倒波随

一心一计成语接龙

“一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始终如一
  • 下车伊始
  • 不在话下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  • 干干脆脆
  • 乳臭未干
  • 孤犊触乳
  • 人单势孤
  • 咄咄逼人
  • 书空咄咄
  • 大书特书
  • 贪小失大
  • 羊狠狼贪
  • 顺手牵羊
  • 风调雨顺
  • 满面春风

一心一计字义分解

读音(yī), 一部,共1画

①.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
②. 纯;专。 如: 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
③. 全;满。 如: 一生。一地水。

④. 相同。 如: 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
⑤. 另外的。 如: 蟋蟀一名促织。

⑥.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。 如: 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
⑦. 乃;竞。 如: 一至于此。

⑧. 部分联成整体。 如: 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
⑨. 或者。 如: 一胜一负。

⑩. 初次。 如: 一见如故。

⑪.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
读音(xīn), 心部,共4画

①.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。 如: 心包。心律。心衰。心悸。

②. 中央,枢纽,主要的。 如: 心腹。中心。

③.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。 如: 心理。心曲。心魄。心地。心扉。衷心。心旷神怡。人心惟危。

读音(jì), 讠部,共4画

①. 核算。 如: 计时。计量(liàng )。计日程功。

②. 测量或核算度数、时间、温度等的仪器。 如: 晴雨计。湿度计。

③. 主意,策略。 如: 计策。计谋。

④. 谋划,打算。 如: 计划。计议。

⑤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