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áng

猝不及防

拼音 cù bù jí fáng怎么读

注音 ㄘㄨˋ ㄅㄨˋ ㄐㄧˊ ㄈㄤˊ

感情 中性

近义词 措手不及

反义词 防患未然

猝不及防的意思

猝:突然;出乎意料;防:防备。
事情来得突然;使人来不及防备。

出处清・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既不炳烛,又不扬声,猝不及防,突然相遇,是先生犯鬼,非鬼犯先生。”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事情发生得很突然。

例子(1)有人从背后扑来,他猝不及防,栽倒在地。(2)小明走过球场,猝不及防被迎面飞来的足球碰伤了。

正音“猝”,读作“cù”,不能读作“zú”。

辨形“猝”,不能写作“狡”。

辨析猝不及防”与“措手不及”有别:“猝不及防”大多用于战争或斗争中的突然袭击;“措手不及”适用面宽;还适用于其他一般情况;“猝不及防”不能作补语;“措手不及”可以。

猝不及防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忽然发生,来不及防备。如:“敌方趁夜偷袭,联军猝不及防,下令撤退。”

猝不及防的翻译

  1. be taken by surprise
  2. だしぬけで防 (ふせ)ぐ暇 (いとま)がない

猝不及防成语接龙

“防”字开头的成语接龙(顺接)

  • 防微杜渐
  • 渐入佳境
  • 境过情迁
  • 迁善改过
  • 过犹不及
  • 及时行乐
  • 乐不思蜀
  • 蜀犬吠日
  • 日月如梭
  • 梭天摸地
  • 地大物博
  • 博古通今
  • 今非昔比
  • 比比皆是
  • 是古非今
  • 今是昨非
  • 非驴非马
  • 马首是瞻
  • 瞻前顾后
  • 后来居上
  • 上行下效
  • 效犬马力
  • 力挽狂澜

猝不及防成语接龙

“猝”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序)

  • 处易备猝
  • 身首异处
  • 明哲保身
  • 柳暗花明
  • 寻花问柳
  • 枉尺直寻
  • 活天冤枉
  • 寻死觅活
  • 蹄间三寻
  • 马不停蹄
  • 青梅竹马
  • 万古长青
  • 盈千累万
  • 恶贯满盈
  • 不念旧恶
  • 进可替不
  • 循序渐进
  • 有章可循
  • 应有尽有
  • 有求必应
  • 绝无仅有
  • 坚苦卓绝
  • 脆而不坚

猝不及防字义分解

读音(cù), 犬部,共11画

①. 突然。 如: 猝然。猝尔。猝生变化。猝不及防。猝死(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死亡)。猝故(突然发生的事变)。

读音(bù,fǒu), 一部,共4画

㈠ 不 [ bù ]

①. 副词。
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 如: 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 如: 不,我不知道。
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 如: 他现在身体好不?

㈡ 不 [ fǒu ]

①.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读音(jí), 又部,共3画

①. 从后头跟上。 如: 来得及。赶不及。

②. 达到。 如: 及格。及第(古代科举考试中选,特指考取进士)。普及。过犹不及。

③. 趁着,乘。 如: 及时。及早。及锋而试。

④. 连词,和,跟。 如: 阳光、空气及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。以及。

读音(fáng), 阜部,共6画

①. 戒备,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。 如: 防止。防备。预防。防范(防备,戒备)。防患未然。防意如城(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,就像守城防敌一样)。防微杜渐(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,以免发展下去)。

②. 守卫。 如: 防守。边防。海防。

③. 堤坝。 如: 防堤。“以防止水”。

④. 抵得,相当。 如: 百夫之防(抵得上百人的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