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志的相关成语

共 38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三国志的成语有【度外之人】【望风希指】【面从后言】【进可替否】【萧墙之祸】【展转反侧】【并驱争先】【枯树生华】【熊虎之士】【倒屣相迎】【一心一意】【互相残杀】【亲临其境】【披露腹心】【擿奸发伏】【夹辅之勋】【以人择官】【继之以死】【伏龙凤雏】【百举百捷】【身历其境】【骨肉至亲】【捐躯济难】【有增无损】【搜章摘句】【饮醇自醉】【与众殊】【毁节求生】【计穷虑极】【青蝇之吊】【砥砺名行】【首唱义兵】【舆榇自缚】【思贤如渴】【举手可采】【贫不学俭】【不足为虑】【轻财敬士】【赫赫之名】【轻财好施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三国志相关成语

度外之人

dù wài zhī rén

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。即局外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杨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局外人。度外:心在计度之外。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

详细解释

望风希指

wàng fēng xī zhǐ

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恕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恕传》:

详细解释

面从后言

miàn cóng hòu yán

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蒋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表里不一。从:听从,顺从。当面顺从,背后乱说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

详细解释

进可替否

jìn kě tì fǒu

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卢毓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

详细解释

萧墙之祸

xiāo qiáng zhī huò

产生于家中的祸乱,比喻灾祸、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董卓议立陈留王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内部发生祸乱。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产生于

详细解释

展转反侧

zhǎn zhuǎn fǎn cè

形容心里有事,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睡不着觉。形容心里有事,躺着翻来覆去睡不着觉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

详细解释

并驱争先

bìng qū zhēng xiān

指竞争高下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关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竞争。指竞争高下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关羽传》:“孟起兼资文武

详细解释

枯树生华

kū shù shēng huā

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刘廙传》。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刘廙传》:“臣罪应倾宗,祸应覆族……起烟于

详细解释

熊虎之士

xióng hǔ zhī shì

指勇猛之士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畿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熊虎:猛兽。指勇猛之士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畿传》:“方今二贼

详细解释

倒屣相迎

dào xǐ xiāng yíng

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,争于迎客,将鞋穿倒。形容热情欢迎宾客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王粲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热情欢迎宾客。屣:鞋。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,

详细解释

一心一意

yī xīn yī yì

只有一个心眼儿;没有别的考虑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恕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只有一

详细解释

互相残杀

hù xiāng cán shā

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内部战争。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文帝

详细解释

亲临其境

qīn lín qí jìng

亲自到了那个地方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亲自参加。临:到;境:境界,地方。亲自到了那个地方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

详细解释

披露腹心

pī lù fù xīn

形容以真心示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正传》。披露:显露,展示;腹心:真诚的心意。形容以真心示人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法正传》:“惟前后披露腹心,自

详细解释

擿奸发伏

tī jiān fā fú

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仓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仓慈传

详细解释

夹辅之勋

jiā fǔ zhī xūn

辅佐天子的功勋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:故叔旦有夹辅之勋,太公有鹰扬之功,并启土宇,并受备物,所以表章元功,殊异贤哲也。辅:辅佐;勋:功勋。辅佐天子的功勋。 复制出处:西

详细解释

以人择官

yǐ rén zé guān

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任苏杜郑仓传》。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任苏杜郑仓传》:“以此推之,知国家以人

详细解释

继之以死

jì zhī yǐ sǐ

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决心大。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。形容决心很大。 复制出处:晋・

详细解释

伏龙凤雏

fú lóng fèng chú

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

详细解释

百举百捷

bǎi jǔ bǎi jié

做一百件事,成功一百件。指办事万无一失。同“百举百全”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周鲂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人很能干。做一百件事,成功一百件。指办事

详细解释

身历其境

shēn lì qí jìng

亲身来到某个地方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亲自面对。亲身来到某个地方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吴主传

详细解释

骨肉至亲

gǔ ròu zhì qīn

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鲜卑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亲人。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书・鲜卑传》:“不

详细解释

捐躯济难

juān qū jì nàn

牺牲生命,以解救国家的危难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陈思王植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爱国者。捐躯:牺牲生命;济:救助。牺牲生命,以解救国家的危难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有增无损

yǒu zēng wú sǔn

仍在增加,不见减少。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高堂隆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损:损害,减少。仍在增加,不见减少。

详细解释

搜章摘句

sōu zhāng zhāi jù

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孙权传》。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虽有余闲,博览书传历史,藉采奇异,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。”一般作谓语、

详细解释

饮醇自醉

yǐn chún zì zuì

比喻与宽厚人交,不觉心醉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人际关系。醇:浓酒。比喻与宽厚人交,不觉心醉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与众殊

yǔ zhòng shū

跟大家不一样。指人的性格、行为等不一般或事物很有特色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吴质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念蒙圣主恩,荣爵与众殊。殊:不同。跟大家不一样。指人的性格、行为等不一般或事物很

详细解释

毁节求生

huǐ jié qiú shēng

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,苟且偷生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庞德传》: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,烈士不毁节以求生。毁节:抛弃自己的气节,变节。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,苟且偷生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计穷虑极

jì qióng lǜ jí

谓计虑穷尽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鲁肃传》。裴松之注引三国・吴・韦昭《吴书》:“始与豫州观于长阪,豫州之众不当一校,计穷虑极,志势摧弱,图欲远窜,望不及

详细解释

青蝇之吊

qīng yíng zhī diào

死后只有青蝇来吊。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虞翻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虞翻别传》。死后只有青蝇来吊。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。 复制出处:西晋・陈

详细解释

砥砺名行

dǐ lì míng xíng

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和品行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杜畿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曰。一般作谓语,指磨炼自己。砥砺:磨砺;名行:名誉和品行。砥砺磨炼自己的名誉

详细解释

首唱义兵

shǒu chàng yì bīng

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荀彧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唱:通“倡”,带头;兵:战斗。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

详细解释

舆榇自缚

yú chèn zì fù

用车拉着棺材,自愿捆绑双手,表示愿受极刑,听凭处置。指古代的一种投降仪式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后主传》:艾至城北,后主舆榇自缚,诣军垒门。舆榇:用车载着棺材,表示甘受极刑;缚:

详细解释

思贤如渴

sī xián rú kě

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出自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书・诸葛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爱惜人才。如渴:如口渴思饮那般,形容迫切。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。 复

详细解释

举手可采

jǔ shǒu kě cǎi

一抬手就可以拿到。比喻极容易取得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许慈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容易得到。举:抬起;采:摘,拿。一抬手就可以拿到。比喻极容易取得。 复

详细解释

贫不学俭

pín bù xué jiǎn

谓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任城陈萧王彰传论》。裴松之注引三国・魏・鱼豢曰:“谚言‘贫不学俭,卑不学恭’,非人性分也,势使然耳。”一般

详细解释

不足为虑

bù zú wéi lǜ

不值得忧虑担心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卫臻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足:值得;虑:忧。不值得忧虑担心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卫臻传》:“且合

详细解释

轻财敬士

qīng cái jìng shì

见“轻财重士”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甘宁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为人。见“轻财重士”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甘宁传》:“宁虽粗

详细解释

赫赫之名

hè hè zhì míng

非常显赫的名声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傅叚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名声大。赫赫:显耀盛大的样子;名:名声。非常显赫的名声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傅叚传》

详细解释

轻财好施

qīng cái hǎo shī

指不吝惜钱财,喜好施舍。出自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朱据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人很大方。指不吝惜钱财,喜好施舍。 复制出处: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