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的相关成语

共 128 个成语_仅随机展示40条

描写老子的成语有【将废姑兴】【得之若惊】【天道无亲】【众人察察】【飘风不终朝】【功遂身退】【正复为奇】【绝圣弃智】【相差无几】【万物并作】【出生入死】【博者不知】【佳兵不祥】【膏烛以明自煎】【难作于易】【虚怀若谷】【为而不恃】【多易多难】【自伐无功】【知足常乐】【抱一为式】【自爱不自贵】【进寸退尺】【大音稀声】【进道若退】【未兆易谋】【轻诺寡信】【天网恢恢】【如登春台】【若存若亡】【地久天长】【俭故能广】【民不畏死】【寡信轻诺】【欲取姑与】【木强则折】【众人昭昭】【民不畏威】【老死不相往来】【相去几何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老子相关成语

将废姑兴

jiāng fèi gū xīng

想要废弃,姑且先振兴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。废:废弃;姑:姑且;兴:振兴。想要废弃,姑且先振兴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三十六章:将欲废之,必固兴之。

详细解释

得之若惊

dé zhī ruò jīng

形容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,患得患失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宠为上,辱为下,得之若惊。形容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,患得患失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宠为上,辱为下,得之若惊。

详细解释

天道无亲

tiān dào wú qīn

谓天道公正,无偏无私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九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慨叹等。谓天道公正,无偏无私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七十九章:“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”用法:

详细解释

众人察察

zhòng rén chá chá

众人都很明白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察察:清楚明辨。众人都很明白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
详细解释

飘风不终朝

piāo fēng bù zhōng cháo

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。比喻来势虽猛,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飘风:暴风;朝:早晨。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。比喻来

详细解释

功遂身退

gōng suí shēn tuì

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。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

详细解释

正复为奇

zhèng fù wéi qí

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,正常可变为奇特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58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正:正常;奇:奇特。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

详细解释

绝圣弃智

jué shèng qì zhì

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。这是古代老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摒弃聪明智巧。圣、智:智慧,聪明。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

详细解释

相差无几

xiāng chā wú jǐ

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

详细解释

万物并作

wàn wù bìng zuò

一切事物一齐生长、发展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十六章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一切事物一齐生长、发展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六章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
详细解释

出生入死

chū shēng rù sǐ

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。后形容冒生命危险;不顾个人安危。也作“出死入生”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第50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,用于赞扬人英勇无畏。原指

详细解释

博者不知

bó zhě bù zhī

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81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学识。博:广。无事不知的人不能专精一门学问或技能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佳兵不祥

jiā bīng bù xiáng

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最好不要用兵。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夫佳兵者,不祥之器,

详细解释

膏烛以明自煎

gāo zhú yǐ míng zì jiān

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。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。出自《老子・上德》:鸣铎以声自毁,膏烛以明自煎,虎豹以文来射。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。比喻因有才

详细解释

难作于易

nán zuò yú yì

指难事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三章:天下之难,必作于易;天下之大,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难:难事。指难事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三章

详细解释

虚怀若谷

xū huái ruò gǔ

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。形容非常谦虚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。形容非常谦虚。谷:山谷。 复制出处:先秦

详细解释

为而不恃

wéi ér bù shì

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章: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为:做;恃:倚仗。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章:万物

详细解释

多易多难

duō yì duō nán

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。出自《老子・德经》: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多易:把事情看得太容易;多难:遇到很多困难。如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遇到很多困难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・

详细解释

自伐无功

zì fá wú gōng

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・道经》第24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伐:自我夸耀;功:功勋。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知足常乐

zhī zú cháng lè

知道满足;就总是快乐。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、地位等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知

详细解释

抱一为式

bào yī wéi shì

指不贪多,不外求,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。出自《老子》: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抱:持,守;式:榜样,规范。指不贪多,不外求,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是以圣人抱一为天

详细解释

自爱不自贵

zì ài bù zì guì

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・德经》第72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爱:指有自爱、自尊之心;自贵:抬高自己。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。 复

详细解释

进寸退尺

jǐn cùn tuì chǐ

进一寸,退一尺。比喻得不偿失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得不偿失。进一寸,退一尺。比喻得不偿失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“用兵有言,

详细解释

大音稀声

dà yīn xī shēng

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。出自《老子》:大音稀声,大象无形。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大音稀声,大象无形。

详细解释

进道若退

jìn dào ruò tuì

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详细解释

未兆易谋

wèi zhī yì móu

还没露出破绽的时候容易谋划。出自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兆:先兆;谋:谋划。还没露出破绽的时候容易谋划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六十四章: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。

详细解释

轻诺寡信

qīng nuò guǎ xìn

轻易答应人家求的;一定很少守信用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轻:轻易;轻率;诺:许诺、应允;寡:少。轻易答应人家求的;一定很

详细解释

天网恢恢

tiān wǎng huī huī

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常与“疏而不漏”连用。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用

详细解释

如登春台

rú dé chūn tái

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生活幸福。春台:美好的旅游、观光的地方,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。好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

详细解释

若存若亡

ruò cún ruò wáng

有时记在心里,有时则忘记掉。用以形容若有若无,难以捉摸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难以捉摸。有时记在心里,有时则忘记掉。用以形容若

详细解释

地久天长

dì jiǔ tiān cháng

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。常言时间很长;永远不变。(多指双方关系)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两人的关系。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。常言时间很

详细解释

俭故能广

jiǎn gù néng guǎng

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:“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

详细解释

民不畏死

mín bù wèi sǐ

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畏:惧怕。人民不怕死。形容不怕死的气慨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

详细解释

寡信轻诺

guǎ xìn qīng nuò

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,一定很少守信用。出自《老子》六十三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少守信用。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,一定很少守信用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六十三章

详细解释

欲取姑与

yù qǔ gū yǔ

要想夺取他,得暂且先给他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。出自春秋・楚・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对付人的策略。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

详细解释

木强则折

mù qiáng zé zhé

质地硬的木材容易脆裂折断。比喻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六章: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,坚强处下,柔弱处上。强:坚硬。质地硬的木材容易脆裂折断。比喻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

详细解释

众人昭昭

zhòng rén zhāo zhāo

众人对某事非常清楚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昭昭:明显。众人对某事非常清楚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

详细解释

民不畏威

mín bù wèi wēi

人民不害怕威胁。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七十二章: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矣。畏:害怕;威:威胁。人民不害怕威胁。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七十二章:民不畏威,则

详细解释

老死不相往来

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

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。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

详细解释

相去几何

xiāng qù jǐ hé

相差有多少呢?形容差距不大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二十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去:距离。相差有多少呢?形容差距不大。 复制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