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ǎn dān tuō , liǎng tóu xū
扁担没有挡头,挂在两头的东西都会滑落。比喻两头落空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不稳固。脱:脱落。扁担没有挡头,
详细解释
gōng dào zǒng zài rén xīn
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。出自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0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公道:公正的道理。公正的道理自然存在于众人心里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mǎn zhāo sǔn , qiān shòu yì
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谟》。一般作补语,含褒义。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益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谟》:“满
详细解释
jīng fēng yǔ , qì guǐ shén
使风和雨震惊,使鬼和神哭泣。原形容诗文极为优美,感人至深。后也用以形容感人的英雄气概或业绩。出自唐・杜甫《寄李太白二十韵》诗:落笔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惊:震
详细解释
昏头昏脑的风趣话。仿《孝经》“某某章第几”的说法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六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发昏。昏头昏脑的风趣话。仿《孝经》“某某章第几”
详细解释
谓天佑善人。同“吉人天相”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五卷。清・李渔《意中缘・拒妁》:“吉人自有天相,小姐请自宽心。”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宽
详细解释
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淮阴候列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战胜对方。帜:旗帜;易:换。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。 复制出处:西汉
详细解释
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出自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。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李耳《老子》:
详细解释
qīng guān nán duàn jiā shì
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,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家务事情复杂。清官:公正清廉的官吏。指家庭内
详细解释
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。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分句,指有意避开主题,用别的话搪塞过去。看看两旁的
详细解释
比喻故意挑剔。出自老舍《老舍自传》第一章第三节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比喻故意挑剔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老舍自传》第一章第三节:“姑母常闹脾气。她单
详细解释
形容情况非常危险,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出自《明史・马士英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形容情况非常危险,一天都过不下去。 复制出处:《明史・马士英传》:
详细解释
xióng jiū jiū , qì áng áng
形容雄壮威武,情绪高昂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六回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口语。纠纠:健壮威武的样子。昂昂:情绪高涨的样子。形容雄壮
详细解释
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,留不住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1回。一般作宾语、状语,指花钱。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,留不住。 复制出处: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
详细解释
gòng róng rù , tóng xiū qī
荣辱,显达与穷困。休戚,喜与忧。形容二人连心,同甘共苦,共享忧乐。出自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。荣辱,显达与穷困。休戚,喜与忧。形容二人连心,同甘共苦,共享忧乐。
详细解释
减少多余的,补充欠缺的。出自《汉书・食货志上》。减少多余的,补充欠缺的。 复制出处:《汉书・食货志上》:“取于有余以供上用,则贫民之赋可损,所谓损有余补不足。”
详细解释
shān tóu shuō dào qìng dǐ
从山头说到菁底。比喻费尽口舌。菁:山谷,西南方言。从山头说到菁底。比喻费尽口舌。 复制
详细解释
成功、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。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。出自《晋书・苻坚载记上》:“成败之机,在斯一举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指关键时刻。举:举动。成功、失败
详细解释
不像人样,也不像鬼样。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。出自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28回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、状语,指人的模样。不像人样,也不像鬼样。指人的面目怪异难
详细解释
huó dào lǎo , xué dào lǎo
指人一生虚心好学。出自老舍《老舍短篇小说选・后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人爱学习。指人一生虚心好学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老舍短篇小说选・后
详细解释
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5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过时货。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
详细解释
一次又一次。出自清・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109回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指多次。再:第二次。一次又一次。 复制出处:清・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109回:“那厮必
详细解释
guān bù wēi , zhǎo yá wēi
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。出自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官场等。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
详细解释
qīn zhě tòng , chóu zhě kuài
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,使敌人高兴。指某种举动只利于敌人,不利于自己。出自汉・朱浮《与彭宠书》: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,而为见仇者所快。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,
详细解释
比喻说话写文章,前言不搭后语,两不相合。出自清・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94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、状语,指前后矛盾。比喻说话写文章,前言不搭后语,两不相合。
详细解释
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出自《战国策・赵策一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详细解释
对交情浅的人不能说知心话。出自《后汉书・崔骃传》:骃闻交浅而言深,愚也。交:交情。对交情浅的人不能说知心话。 复制出处:《后汉书・崔骃传》:骃闻交浅而言深,愚也。
详细解释
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不屑迁就。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。出自明・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形容进退两难处境。就:成。高
详细解释
xū shòu yì , mǎn zhāo sǔn
自满会招致损失,谦虚可以得到好处。出自清・李沂《秋星阁诗话・劝虚心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虚:虚心;受:得到;益:好处;满:自满
详细解释
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
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。指果断处事。出自梁实秋《腌猪肉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。指果断处事。 复制出处:梁实秋《腌猪肉
详细解释
没有根据的话,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。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。出自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谣言。没有根据的话,传到有头脑
详细解释
使用有功绩的人,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,使其能将功补过。出自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索卢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含褒义。使:用。使用有功绩的人,不如使用有过
详细解释
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。出自元・关汉卿《五侯宴》楔子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女性。烈女:刚正有节操的女子。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。 复制出处:元・关汉
详细解释
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9回。一般作谓语,指提前警示。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复制出处:清・李宝嘉
详细解释
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。同“磨而不磷,涅而不缁”。出自清・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8回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、分句,用于处世等。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
详细解释
比喻待人因人而异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回。比喻待人因人而异。 复制出处: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回:“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,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。宝
详细解释
形容自然率真,不是曲意雕琢。出自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文学》:庾子嵩作《意赋》成,从子文康见问曰:‘若有意邪,非赋之所尽,若无意邪,复何所赋?’答曰:‘正在有意无
详细解释
pén cháo tiān , wǎn cháo dì
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。出自老舍《方珍珠》第四幕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杂乱。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。 复制出处:老舍《方珍珠》第四幕:“看
详细解释
léi shēng dà , yǔ diǎn xiǎo
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,实际行动却很少。出自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28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做事。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,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