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句式的成语

共 1506 个成语

复句式的成语有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】【不怕官只怕管】【窃钩者诛窃国者侯】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】【两国交兵不斩来使】【兵来将迎水来土堰】【占着茅坑不拉屎】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】【有志不在年高】【万丈高楼从地起】【有福同享有祸同当】【学而不思则罔】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】【捉贼捉赃捉奸捉双】【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】【病急乱投医】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】【捉奸要双抓贼要赃】【称薪而爨数米而炊】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】【惟有读书高】【出其不意掩其不备】【明枪易躲暗箭难防】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】【紧行无好步】【观于海者难为水】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】【真金不怕火炼】【千夫所指无病而死】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】【丈夫双泪不轻弹】【众人拾柴火焰高】【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】【贫无立锥之地】【蛇化为龙不变其文】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】【不如意事常八九】【拿贼要赃拿奸要双】【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】【一言既出如白染皂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复句式相关成语

风声鹤唳草木皆兵

fēng shēng hè lì , cǎo mù jiē bīng

听到风声和鹤叫声,都疑心是追兵。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。出自《晋书・谢玄传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可分开使用。唳:鸟鸣。听到

详细解释

不怕官只怕管

bù pà guān , zhǐ pà guǎn

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。也指在人管辖之下,一切只能听命于他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8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形容服从管辖自己的人。指直接

详细解释

窃钩者诛窃国者侯

qiè gōu zhě zhū , qiè guó zhě hóu

偷钩的要处死,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。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胠箧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贬义。偷钩

详细解释

日出而作日落而息

rì chū ér zuò , rì luò ér xī

太阳升起就做工,太阳下山就休息。泛指简朴单纯的生活。出自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2章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简朴的生活。

详细解释

两国交兵不斩来使

liǎng guó jiāo bīng , bù zhǎn lái shǐ

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。出自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5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交往等。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。

详细解释

兵来将迎水来土堰

bīng lái jiàng yíng , shuǐ lái tǔ yàn

指根据具体情况,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。出自元・高文秀《渑池会》楔子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根据具体情况对付。指根据具体情

详细解释

占着茅坑不拉屎

zhàn zhe máo kēng bù lā shǐ

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。出自邓小平《关于国防工业企业的整顿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。 复制出处:邓小平《关于国

详细解释

有福同享有难同当

yǒu fú tóng xiǎng , yǒu nàn tóng dāng

幸福共同分享,苦难共同分担。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出自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可分开使用。幸福共同分享

详细解释

有志不在年高

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

有志不在乎年纪大。指人贵在有志;不能凭年龄来衡量。出自明・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23回。一般作宾语,含褒义。年高:岁数大。有志不在乎年纪大。指人贵在有志;

详细解释

万丈高楼从地起

wàn zhàng gāo lóu cóng dì qǐ

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。出自沈从文《新与旧》。一般作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比喻凡事要从打基础做起。 复制出处:沈从文《新与旧》:“‘万丈高

详细解释

有福同享有祸同当

yǒu fú tóng xiǎng , yǒu huò tóng dāng

指患难与共,和衷共济。同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。出自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,本想彼此提携,有福同享,有祸同当,不料他倒先来

详细解释

学而不思则罔

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

只读书而不肯思考,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罔:同“惘”,迷惑。只读书而不肯思考,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。

详细解释

人不犯我我不犯人

rén bù fàn wǒ , wǒ bù fàn rén

人家不侵犯我,我也不侵犯人家。出自毛泽东《论政策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处世准则。犯:侵犯。人家不侵犯我,我也不侵犯人家

详细解释

捉贼捉赃捉奸捉双

zhuō zéi zhuō zāng , 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

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。出自宋・胡太初《昼帘绪论・治狱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处事。比喻处理是非的事

详细解释

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

ní pú sà luò shuǐ , zì shēn nán bǎo

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。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,更顾不上帮助别人。出自明・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

详细解释

病急乱投医

bìng jí luàn tóu yī

病势沉重,到处乱请医生。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,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。出自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。一般作分句,形容时势危急盲目求援。病势沉重,到处乱请医生。

详细解释

仁者乐山智者乐水

rén zhě lè shān , zhì zhě lè shuǐ

乐,喜爱。仁者乐山,指有仁德的人安于义理而厚重笃实,有如山的稳定不移,所以喜爱山。智者乐水,指有智慧用来比喻人因为性情、喜

详细解释

捉奸要双抓贼要赃

zhuō jiān yào shuāng , zhuā zéi yào zāng

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出自刘流《烈火金钢》第26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。奸:通奸;赃:赃物。指问罪要有真凭

详细解释

称薪而爨数米而炊

chēng xīn ér cuàn , shǔ mǐ ér chuī

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斤斤计较,形容吝啬或贫穷。出自西汉・刘安《淮南子・泰族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

详细解释

天下兴亡匹夫有责

tiān xià xīng wáng , pǐ fū yǒu zé

国家的兴盛或衰亡,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。出自清・顾炎武《日知录・正始》。一般作分句,含褒义。国家的兴盛或衰亡,每个普通人都有

详细解释

惟有读书高

wéi yǒu dú shū gāo

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。出自元・柯丹丘《荆钗记・会讲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高:高尚。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。 复制出处:元・柯丹丘《荆钗

详细解释

出其不意掩其不备

chū qí bù yì , yǎn qí bù bèi

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。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。出自语出《孙子・计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事。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

详细解释

明枪易躲暗箭难防

míng qiāng yì duǒ , àn jiàn nán fáng

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,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。出自元・无名氏《独角牛》。一般作分句、宾语,含贬义。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

详细解释

不在其位不谋其政

bù zài qí wèi , bù móu qí zhèng

不担任这个职务,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分句,指不过问别人的事情。不担任这

详细解释

紧行无好步

jǐn xíng wú hǎo bù

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。比喻过于仓促,事情就做不好。出自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4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。比喻过于仓促,事情就做不好

详细解释

观于海者难为水

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

看过大海再看江河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。比喻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高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观:看。看过大海再

详细解释

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

huò xī fú suǒ yǐ , fú xī huò suǒ fú

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,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。出自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指祸福相生。比喻坏事可

详细解释

真金不怕火炼

zhēn jīn bù pà huǒ liàn

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。出自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15章。一般作分句,含褒义。比喻正直勇敢的人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。 复制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

详细解释

千夫所指无病而死

qiān fū suǒ zhǐ , wú bìng ér sǐ

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。出自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嘉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劝诫人。指:指责。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

详细解释

溥天之下莫非王土

pǔ tiān zhī xià , mò fēi wáng tǔ

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。出自《诗经・小雅・北山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溥:通“普”,普遍,全。苍天之下都

详细解释

丈夫双泪不轻弹

zhàng fū shuāng lèi bù qīng tán

大丈夫不轻易流泪。出自元・李洞《双调夜行船・送友归吴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,指男人很坚强。丈夫:成年的男子;弹:用手弹洒。大丈夫不轻易流泪。 复

详细解释

众人拾柴火焰高

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

比喻人多力量大。出自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五章。一般作宾语、分句、定语,指人多力量大。比喻人多力量大。 复制出处: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五章:

详细解释

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

jī zhě yì wéi shí , kě zhě yì wéi yǐn

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,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。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

详细解释

贫无立锥之地

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

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。形容穷困之极。出自汉・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四。《汉书・食货志》:“富者田连仟佰,贫者亡(无)立锥之地。”一般作分句,

详细解释

蛇化为龙不变其文

shé huà wéi lóng , bù biàn qí wén

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,实质还是一样。出自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外戚世家》。一般作分句、宾语,指万变不离其宗。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

详细解释

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

nèi jǔ bù bì qīn , wài jǔ bù bì yuàn

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。出自战国・鲁・尸佼《尸子》上

详细解释

不如意事常八九

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

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。出自《白雪遗音・南词・十二时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感慨等。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。 复制出处:《白雪遗音・南词・十二时》

详细解释

拿贼要赃拿奸要双

ná zéi yào zāng , ná jiān yào shuāng

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出自元・马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处事。赃:赃

详细解释

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

yù bàng xiāng zhēng , 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

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出自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三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

详细解释

一言既出如白染皂

yī yán jì chū , rú bái rǎn zào

话一出口,如同白底染上黑色。比喻话一出口,就不能更改收回。出自明・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8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,指说话算数。皂: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