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的成语

共 395 个成语

孟子的成语有【困心衡虑】【先知先觉】【梓匠轮舆】【仆仆亟拜】【进锐退速】【顾左右而言他】【盈科后进】【始作俑者】【习焉不察】【口腹自役】【富贵不能淫】【牛山濯濯】【遗俗流风】【求之有道】【兼善天下】【良知良能】【仰望终身】【乱臣逆子】【至大至刚】【伤廉愆义】【辞富居贫】【为仁不富】【却之不恭】【秋毫之末】【怨女旷夫】【微服出巡】【独自乐乐】【如弃敝屣】【心有鸿鹄】【南蛮鴃舌】【久假不归】【祸福由己】【时雨春风】【不忘沟壑】【一人敌】【如此而已】【同流合污】【寡不敌众】【百世师】【存心养性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孟子相关成语

困心衡虑

kùn xīn héng lǜ

心意困苦,思虑阻塞。表示费尽心力,经过艰苦的思考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表示费尽心力。心意困苦,思虑阻塞。表示费尽心力,经过艰苦的思考。

详细解释

先知先觉

xiān zhī xiān jué

对哲理和社会政治等问题的认识理解比一般人更早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上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觉:对事物有所认识。对哲理和社会政治等问

详细解释

梓匠轮舆

zǐ jiàng lún yú

泛指有手艺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工匠。梓匠:木工;轮舆:制车轮和木箱的人。泛指有手艺的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

详细解释

仆仆亟拜

pú pú jí bài

一再作揖行礼。”。出自语出《孟子・万章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一再作揖行礼。语出《孟子万章下》:“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,非养君子之道也。”。 复

详细解释

进锐退速

jǐn ruì tuì sù

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锐:迅速。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

详细解释

顾左右而言他

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

看看两旁的人而谈起别的事情。形容不能正面回答问题而支吾其词的样子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分句,指有意避开主题,用别的话搪塞过去。看看两旁的

详细解释

盈科后进

yíng kē hòu jìn

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。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,不能只图虚名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学习与工作。泉水遇到坑洼,要充满之

详细解释

始作俑者

shǐ zuò yǒng zhě

开始制作俑的人。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,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。俑: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。开始制

详细解释

习焉不察

xī yān bù chá

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

详细解释

口腹自役

kǒu fù zì yì

饮食自理,不靠他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。晋・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・序》:尝从人事,皆口腹自役。口腹:饮食。饮食自理,不靠他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饮食之人,

详细解释

富贵不能淫

fù guì bù néng yín

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褒义。富:有钱;贵:旧指官位高;淫:迷惑、诱使腐化堕落。指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牛山濯濯

niú shā zhuó zhuó

牛山上光秃秃的。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牛山之木尝美矣,以其郊于大国也,斧斤伐之,可以为美乎?是其日夜之所息,雨露之所润,非无萌蘖之生焉,牛羊又从而牧之,

详细解释

遗俗流风

yí sú liú fēng

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武丁朝诸侯有天下,犹运之掌也。纣之去武丁,未久也。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,犹有存者。前代流传给后世的风雅韵事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

详细解释

求之有道

qiú zhī yǒu dào

指谋求财物应采取正当的途径,不能不择手段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无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。指谋求财物应采取正当的途径,不能不择手段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

详细解释

兼善天下

jiān shàn tiān xià

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兼善:使大家都有好处。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详细解释

良知良能

liáng zhī liáng néng

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人的观念和本能。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

详细解释

仰望终身

yǎng wàng zhōng shēn

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,所以一辈子都要把丈夫当成唯一的依靠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良人者,所仰望而终身也。仰望:依赖,指望。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,所以一辈子都要把

详细解释

乱臣逆子

luàn chén nì zǐ

旧指不守君臣、父子之道的人。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。《三国志・魏志・武文世王公传》:近汉氏淮南、阜陵,皆为乱臣逆子,而犹或及身而复国,或至子而锡土。乱臣:

详细解释

至大至刚

zhì dà zhì gāng

极其正大、刚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气概。至:最,极。极其正大、刚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

详细解释

伤廉愆义

shāng lián qiān yì

指某种行为损害廉洁,丧失道义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。晋・陆机《文赋》:苟伤廉而愆义,亦虽爱而必捐。伤廉:损害廉洁;愆:丧失。指某种行为损害廉洁,丧失道义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

详细解释

辞富居贫

cí fù jū pín

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

详细解释

为仁不富

wéi rén bù fù

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。参见“为富不仁”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要仁爱就不能发财致富。参见“为富不仁”。 复制出处:战

详细解释

却之不恭

què zhī bù gōng

指对别人的邀请、赠与等;如果拒绝接受;就显得不恭敬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常与受之有愧连用。却:推辞;谢绝。指对别人的邀请、赠与

详细解释

秋毫之末

qiū háo zhī mò

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秋毫: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。末:末梢;尖端。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。 复制出处:战

详细解释

怨女旷夫

yuàn nǚ kuàng fū

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内

详细解释

微服出巡

wēi fú chū xún

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进行暗访或查巡以了解真实情况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下》:孔子不悦于鲁卫。遭宋桓司马,将要而杀之,微服而过宋。微服:平民服饰;出巡:到地方巡查。旧指皇帝或

详细解释

独自乐乐

dú zì yuè lè

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。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曰:‘独乐乐,与人乐乐,孰乐?’曰:‘不若与人。’乐乐:欣赏音乐。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。比喻

详细解释

如弃敝屣

rú qì bì xǐ

丢掉无用的东西,一点也不可惜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丢掉无用的东西,一点也不可惜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

详细解释

心有鸿鹄

xīn yǒu hóng hú

多形容学习、工作不专心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惟奕秋之所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 为是其智弗若与? 曰:非

详细解释

南蛮鴃舌

nán mán jué shé

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。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讥笑南方的语言。鴃:即伯劳。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

详细解释

久假不归

jiǔ jiǎ bù guī

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。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,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。假:借;归:归还。本指长期借

详细解释

祸福由己

huò fú yóu jǐ

祸福之所来都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公孙丑上》:今国家闲暇,及是时,般乐怠敖,是自求祸也。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。祸福之所来都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

详细解释

时雨春风

shí yǔ chūn fēng

及时的雨,春天的风。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。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。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君子之所以教者五,有如时雨化之者。及时的雨,春天的风。泛指能

详细解释

不忘沟壑

bù wàng gōu hè

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,弃尸山沟。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。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滕文公下》。赵歧注:“志士守义者也,君子固穷

详细解释

一人敌

yī rén dí

指匹夫之勇,止足以敌一人。出自语出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匹夫之勇,止足以敌一人。 复制出处:语出《孟子・梁惠王下》:“夫抚 剑疾视,曰:‘彼恶敢当我哉!’

详细解释

如此而已

rú cǐ ér yǐ

就这样罢了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状语,用于句尾,作结束语。就这样罢了。而已:罢了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:“无为其所不为,无欲

详细解释

同流合污

tóng liú hé wū

思想、言行与恶劣的风气、污浊的世道相合。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贬义。思想、言行与恶劣的风气、污浊的世道

详细解释

寡不敌众

guǎ bù dí zhòng

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战争等。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梁惠王上》:“寡固不可

详细解释

百世师

bǎi shì shī

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的品行等。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下》:“圣人,百世之师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存心养性

cún xīn yǎng xìng

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。出自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尽心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修心养性。保存赤子之心,修养善良之性。旧时儒家宣扬的修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