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让贤。推:举荐;让:谦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推贤让能
详细解释
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中》。北齐・颜之推《颜氏家训・归心》:念念随灭,生生不断。生生:中国哲学术语,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;不断:没有中断。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 复制出处
详细解释
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出自《尚书・大禹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;又能节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详细解释
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
详细解释
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,反过来打自己人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,反过来打自己人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前徒倒戈,
详细解释
向各方面征求贤才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向多方面征求贤才。旁:广;俊彦:才智过人的人。向各方面征求贤才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上》:“旁求俊彦,
详细解释
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出自《尚书・多方》。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妾隔帘故邀其满引,至再至三,终不肯出。”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一而再,再而三。
详细解释
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。出自《尚书・旅獒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。 复制出处:《尚
详细解释
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腐:腐烂。用腐朽的绳索驾驭奔跑的烈马。比喻形势十分艰险危急
详细解释
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指停止战斗。偃:停止;修:致力于。停止武备;提倡文教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王来自商,
详细解释
旧时称平民百姓。出自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无知的人。旧时称平民百姓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五子之歌》:“予视天下,愚夫愚妇,一能胜予。”用法:
详细解释
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:“为天下逋逃主,萃渊薮。一般作宾语,指避难所。逋逃:逃亡者;薮:人或物集中的地方。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
详细解释
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诰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勤于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。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详细解释
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中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无限美好;无穷幸福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中》:“皇天眷佑有商,俾嗣王克终厥德,实万世无疆之
详细解释
指江河奔流入海。也比喻魇、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出自《尚书・禹贡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大势所趋。指江河奔流入海。也比喻魇、大势所趋,人心所向。 复制出处:
详细解释
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勉。出自《尚书・太甲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旦:天亮。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勉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
详细解释
指损害礼法,对上命不恭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中》: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,暂遇奸宄,我乃劓殄灭之,无遗余。颠越:陨坠,损害;恭:恭敬。指损害礼法,对上命不恭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中》:乃
详细解释
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:弘济于艰难。弘:大;济:接济。对当时出现的困难进行大力援救和资助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顾命》:弘济于艰难。
详细解释
充满阳光的天空;化生万物的太阳。旧时比喻太平盛世;现在形容是非、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常与之下连用。
详细解释
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下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。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下》:“作奇技淫巧,以悦妇人。”用
详细解释
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忠于朝廷。本意是忠于朝廷,后比喻爱国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虽尔身在外,乃心罔不在王
详细解释
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。出自《尚书・说命下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贬义。形容做事不吸取前人经验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说命下》:“事不师古,以克永世,匪说攸闻。”用法:主
详细解释
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出自《尚书・汤诰》。孔传:“政善,天福之;淫过,天祸之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指行善的得福,作恶的受祸。
详细解释
不管多远之处,没有不到的。出自《尚书・大雨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不管多远之处,没有不到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大雨谟》:“惟德动天,无远弗届。”用法
详细解释
当面顺从答应,背后进行非议。出自《尚书・益稷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指两面三刀。当面顺从答应,背后进行非议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益稷》:“汝无面从,退有后言
详细解释
能识别人才是明智的。出自《尚书・皋陶谟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哲:聪明。能识别人才是明智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皋陶谟》:“知人则哲,能官人。”用法:作
详细解释
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出自《尚书・周官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令:命令;惟:只。命令一发出就必须彻底实行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周官》:“慎乃
详细解释
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适当的刑罚与死刑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用其义刑义杀。”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详细解释
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。出自《尚书・盘庚上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。服:从事;穑:收获谷物。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盘庚上》:“若农服田力穑
详细解释
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其是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
详细解释
杀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出自《尚书・康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杀害人命;抢夺财物。指匪盗行径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康诰》:“杀越人于货,暋不
详细解释
我这个后代的小子。古代帝王面对祖先时对自己的谦称。也用常人的自谦。出自《尚书・顾命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多用于自谦。末:后代。我这个后代的小子。古代帝王面对祖先时
详细解释
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。出自《尚书・尧典》: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。被:加于,及于;四表:四周很远的地方。形容盛德善行远播四方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尧典》: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。例子:吴楚材
详细解释
去掉繁杂部分,使它趋于简明。出自《尚书・纬》。宋・严羽《历代诗话・诗法家数》:“绝句之法,要婉曲回环,删芜就简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简单化。〖释义〗芟:除去
详细解释
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出自《尚书・君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明德:美德;惟:是;馨:散发的香气。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君陈》
详细解释
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出自《尚书・泰誓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奋发向上的样子。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泰誓中》:“今朕必往,我武惟扬
详细解释
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不再用兵。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复制出处:《尚书・武
详细解释
旧时形容无为而治,天下太平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《晋书・刘实传》:共虞任五臣,致垂拱之化,汉相萧何,兴宁一之誉,故能光降于当时,垂裕于百代。垂拱:垂衣拱手,比喻无所事事,不费力气。旧
详细解释
指天地。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,主宰万物。出自《尚书・武成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天神地祗。皇天:古代称天;后土:古代称地。指天地。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,主宰
详细解释
断绝天神降落地上,地神升到天上。指使天地各得其所,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秩序纪纲。出自《尚书・吕刑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绝:断绝。断绝天神降落地上,地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