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书的成语

共 140 个成语

梁书的成语有【恃才傲物】【怯防勇战】【砥身砺行】【坠溷飘茵】【沥胆抽肠】【扬眉抵掌】【膏腴贵游】【怀质抱真】【分形共气】【日角龙颜】【手不辍卷】【计无所之】【飞蛾扑火】【飘茵堕溷】【激贪厉俗】【始终如一】【投袂荷戈】【逐日追风】【出类拔群】【无遮大会】【玉振金声】【芒屩布衣】【五体投地】【三日新妇】【扬清厉俗】【白首不渝】【不惮强御】【转死沟渠】【蹑影追风】【改俗迁风】【万代一时】【盈帙满笥】【吞云吐雾】【狩岳巡方】【十鼠争穴】【怀珠抱玉】【扬清抑浊】【千军万马】【珥金拖紫】【让枣推梨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梁书相关成语

恃才傲物

shì cái ào wù

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子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恃:依靠、凭借;物:人,公众。仗着自己有才能,看不起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

详细解释

怯防勇战

qiè fáng yǒng zhàn

小心设防,勇敢出战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冯道根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小心防守而勇于战斗。小心设防,勇敢出战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冯道根传》:“众颇笑

详细解释

砥身砺行

dǐ shēn lì xíng

犹言砥节砺行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犹言砥节砺行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序》:“建国君民,立教为首,砥身砺

详细解释

坠溷飘茵

zhuì hùn piāo yīn

见“坠茵落溷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比喻境遇好坏不同。见“坠茵落溷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传》:“

详细解释

沥胆抽肠

lì dǎn chōu cháng

沥胆披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,指人忠心。沥胆披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“世受先朝之德,身当将帅之任,而不

详细解释

扬眉抵掌

yáng méi dǐ zhǎng

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悦、珍惜的神态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任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抵掌:双掌合在一起。扬起眉毛,双掌合在一起。非常喜

详细解释

膏腴贵游

gāo yú guì yóu

犹言富家贵族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承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犹言富家贵族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承传》:“时膏腴贵游,咸以文学相尚,罕以

详细解释

怀质抱真

huái zhì bào zhēn

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,质朴无华。同“怀真抱素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人品等。指人格和品德纯洁高尚,质朴无华。同“

详细解释

分形共气

fēn xíng gòng qì

见“分形同气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陵王纪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等。见“分形同气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陵王纪传》:“友于

详细解释

日角龙颜

rì jiǎo lóng yán

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。“日角龙颜”为帝王的贵相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算命。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。“日角龙

详细解释

手不辍卷

shǒu bù chuò juàn

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杨公则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指勤奋好学。辍:中止;卷:书本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 复制出处:唐・

详细解释

计无所之

jì wú suǒ zhī

犹言计无所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想不出什么办法。犹言计无所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辩传》:“子仙等困蹙,计无所之

详细解释

飞蛾扑火

fēi é pū huǒ

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溉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蛾:像蝴蝶似的昆虫。飞蛾扑到火上。比喻自寻死路;自取灭亡

详细解释

飘茵堕溷

piāo yīn duò hùn

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。亦多指女子堕落风尘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:“子良(竟陵王萧子良)问曰:‘君不信因果,世间何得有富贵,

详细解释

激贪厉俗

jī tān lì sú

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抑制贪婪之风,劝勉良好的世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萧颖达

详细解释

始终如一

shǐ zhōng rú yī

自始至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;不间断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到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自始至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;不间断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

详细解释

投袂荷戈

tóu mèi hè gē

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书面语。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

详细解释

逐日追风

zhú rì zhuī fēng

形容马跑得极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马跑得快。逐日:追逐太阳;追风:追赶风。形容马跑得极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

详细解释

出类拔群

chū lèi bá qún

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。出:超过;类:同类;拔:超出。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。 复制

详细解释

无遮大会

wú zhē dà huì

佛家语,原指布施僧俗的大会。后也用作其它的泛称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本纪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布施僧俗的大会。无遮:没有遮拦,指不分贵贱、僧俗、智愚、善恶,平等

详细解释

玉振金声

yù zhèn jīn shēng

喻文章道德之盛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。唐杨炯《从弟去溢墓志铭》:“至如白雪回光,清风度曲,崔亭伯真龙之气,扬子云吐凤之才,莫不玉振金声,笔有余力。”

详细解释

芒屩布衣

máng juē bù yī

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。形容衣着朴素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儒林传・范缜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生活。屩:麻草鞋。穿着草鞋和粗布衣服。形容衣着朴素。 复制出处:唐・

详细解释

五体投地

wǔ tǐ tóu dì

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。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中天竺国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,比喻佩服到

详细解释

三日新妇

sān rì xīn fù

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曹景宗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,举止不得自专。因以喻行

详细解释

扬清厉俗

yáng qīng lì sú

发扬清操,激励世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处士传・诸葛璩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发扬清操,激励世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处士传・诸葛璩》:“

详细解释

白首不渝

bái shǒu bù yú

白头到老也不变。形容人一生忠诚、坚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点传》:“新除侍中何点,栖迟衡泌,白首不渝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人的信念等。渝:改变。白头到老也

详细解释

不惮强御

bù dàn qiáng yù

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孔体源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刚正。惮:畏惧;强御:有权势的人。刚正无私,不怕有势力的人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

详细解释

转死沟渠

zhuǎn sǐ gōu qú

见“转死沟壑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见“转死沟壑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:“征发闾左,以充缮筑。

详细解释

蹑影追风

niè yǐng zhuī fēng

形容速度极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速度极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僧孺传》:“入班九棘,出专千里,据

详细解释

改俗迁风

gǎi sú qiān fēng

改变风俗习气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改变风俗习气。迁:改。改变风俗习气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何胤传》:“兼以世道浇暮,争诈繁起

详细解释

万代一时

wàn dài yī shí

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陈伯之传》。一般作定语,多指机会等。时:时机。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。形容机会难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

详细解释

盈帙满笥

yíng yì mǎn sì

指布套和器物都快装不下了。形容著述或书籍很多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徐勉传》:文章之美,得之天然,好学不倦,居无尘杂,多所著述,盈帙满笥,淡然得失之际,不见喜愠之容。帙:装书画的布套;

详细解释

吞云吐雾

tūn yún tǔ wù

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,不吃五谷,后形容人吸烟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沈约传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讥讽意味。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,不吃五谷,后形容人吸烟。 复制出处:唐

详细解释

狩岳巡方

shòu yuè xún fāng

谓帝王巡狩方岳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帝王视察四方诸侯。谓帝王巡狩方岳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中》:“观风省俗,哲后弘

详细解释

十鼠争穴

shí shǔ zhēng xué

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穴:动物的窠巢。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元帝纪

详细解释

怀珠抱玉

huái zhū bào yù

见“怀珠韫玉”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比喻句。见“怀珠韫玉”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刘显传》:“怀珠抱玉,有殁世而名不称

详细解释

扬清抑浊

yáng qīng yì zhuó

犹扬清激浊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扬善斥恶。犹扬清激浊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》:“公扬清抑浊,官方有序,多士聿兴

详细解释

千军万马

qiān jūn wàn mǎ

有千军万马。形容人很多;势力强大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陈庆之传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含褒义。有千军万马。形容人很多;势力强大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梁书

详细解释

珥金拖紫

ěr jīn tuō zǐ

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明山宾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地位显赫。珥:插;拖:下垂。插金珰,拖紫袍。指官位显赫。 复制出处:唐・姚思廉《

详细解释

让枣推梨

ràng zǎo tuī lí

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。比喻兄弟友爱。出自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王泰传》。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孔融传》李贤注引《孔融家传》:“年四岁时,每与诸兄共食梨,融辄引小者。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