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。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。一般作谓语,形容极其欢乐的气氛。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。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见“能言快语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人口才很好。见“能言快语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1回:“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
详细解释
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形容狼狈逃跑的情景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6回:“北京城内
详细解释
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,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好心被人误解。报:报答。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,没有起到应有的效
详细解释
见“彻里彻外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十一回。一般作状语,指完完全全。见“彻里彻外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十一回:“[柴进]叫庄客取一笼衣裳出来,叫林冲彻里至外都换了
详细解释
丧失理智,像发了疯一样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发昏。狂:疯狂;丧:丧失。丧失理智,像发了疯一样。形容言
详细解释
手一提起,刀就落下。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9回。一般作谓语,指人的动作迅速。手一提起,刀就落下。形容用刀动作的迅速。 复制出处:明・
详细解释
犹言从长计议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不急于作出决定。犹言从长计议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婶子且住,休要急速行,我从长计较,慢慢地
详细解释
见闻多,知识广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七四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人的见识等。见闻多,知识广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七四回:“话说这一篇诗,单道着燕青。他虽是三
详细解释
犹贪官污吏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六二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贪赃枉法的官吏。犹贪官污吏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六二回:“谁知被赃官污吏,淫妇奸夫,通情陷害,
详细解释
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地进军。形容进军迅速而顺利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战争。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;直
详细解释
冒充别人姓名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3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冒名。冒充别人姓名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3回:“俺哥哥不是这般的人,多有依草附
详细解释
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
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,即使相离很远也会相见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4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,用于口语。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缘分,即使相
详细解释
哭天抢地。形容十分悲伤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伤心时。哭天抢地。形容十分悲伤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只见
详细解释
上面下面,往上往下,上级和下级,泛指单位的整体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3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上下关系。上面下面,往上往下,上级和下级,泛指
详细解释
犹家破人亡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处境等。犹家破人亡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二回:“王庆从小不曾叫王
详细解释
同“大呼小叫”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,用于不懂礼貌。同“大呼小叫”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答应道:‘老爷在这里,又不走了
详细解释
说长道短,信口雌黄。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说长道短,信口雌黄。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。 复制
详细解释
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口语。精良的士兵,勇猛的将领。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
详细解释
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。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
详细解释
犹言草木皆兵。出自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人惊慌。犹言草木皆兵。 复制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九五回:“况我兵惊恐,凡杯蛇鬼车,风兵草甲,无往非撼志
详细解释
士兵勇敢,将帅勇猛。形容战斗力很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6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多用于战争等。士兵勇敢,将帅勇猛。形容战斗力很强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
详细解释
形容挂念之深切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二回 “只为父亲这一事,悬肠挂肚,坐卧不安。”一般作谓语,同“牵肠挂肚”。形容挂念之深切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
详细解释
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。一般作谓语,指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。照:查考,察看。写下字据保存进来,以作凭证。 复制出处:明
详细解释
指为首的、主谋的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。一般作宾语,指主谋的人。指为首的、主谋的人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8回:“把白胜押到厅前,便将索
详细解释
指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9回。一般作定语、宾语,用于处世。阿谀: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;谄佞:花言巧语谄媚。指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。 复制出
详细解释
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,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离开。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,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。 复
详细解释
一边作战,一边退却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边打边退。一边作战,一边退却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8回:“北军奋勇,四
详细解释
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指非常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是小的伏侍他
详细解释
犹天诛地灭。比喻为天地所不容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盟誓等。犹天诛地灭。比喻为天地所不容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
详细解释
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人或事物等。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小
详细解释
同“情投意合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投合。同“情投意合”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5回:“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,情孚意合
详细解释
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说话等。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:“
详细解释
挨不着边儿。原指无所依靠。现多形容言论空话;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;不切主旨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,形容言论空泛,离题
详细解释
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。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1回。一般作谓语,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。闻:听到。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。多用作初见面时
详细解释
有泪只能在暗中流,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9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暗中哭泣。有泪只能在暗中流,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。 复制
详细解释
名分以外的事物。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1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指额外的东西。分:名分。名分以外的事物。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。 复制出处:明
详细解释
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用于人的吃相。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 复制出处: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阮家三兄
详细解释
昏头昏脑的风趣话。仿《孝经》“某某章第几”的说法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六回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发昏。昏头昏脑的风趣话。仿《孝经》“某某章第几”
详细解释
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。指淫乱的男女。出自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多用于口语。指通奸的男人和放荡不羁的女人。指淫乱的男女。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