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的成语

共 209 个成语

荀子的成语有【杨朱泣岐】【威动海内】【家言邪学】【枯耘伤岁】【跬步千里】【蓬赖麻直】【掎挈伺诈】【横行天下】【祸生于纤纤】【万折必东】【同声异俗】【济济跄跄】【高城深池】【以近知远】【安于盘石】【金舌蔽口】【坚强不屈】【言有召祸】【登高望远】【兵不血刃】【强自取柱】【滥觞所出】【断长续短】【麻中之蓬】【乐乐不殆】【游鱼出听】【穷阎漏屋】【人伦并处】【君射臣决】【老身长子】【长幼有序】【善言暖于布帛】【兵不雪刃】【金舌弊口】【险陂倾侧】【变心易虑】【积善成德】【九合一匡】【井井有条】【以一知万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荀子相关成语

杨朱泣岐

yáng zhū qì qí

”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,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,杨朱为此而哭泣。后常引作典故,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,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,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。出自《荀子・王霸》。谓在十字

详细解释

威动海内

wēi dòng hǎi nèi

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出自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国。威:威力;动:震动;海内:四海之内,指天下。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

详细解释

家言邪学

jiā yán xié xué

指偏见邪说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家言:一家之言,指偏见;邪:不正当;邪学:邪说。指偏见邪说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

详细解释

枯耘伤岁

kū yún shāng suì

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出自《荀子・天论》。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耘耨失薉。汉・韩婴《韩诗

详细解释

跬步千里

kuǐ bù qiān lǐ

走一千里路,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。比喻学习应该有恒,不要半途而废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积少成多。走一千里路,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。比喻学

详细解释

蓬赖麻直

péng lài má zhí

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,也能学习成为好人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
详细解释

掎挈伺诈

jǐ qiè sì zhà

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害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抓小辫子。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害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有掎挈伺诈,权谋倾覆,

详细解释

横行天下

héng xíng tiān xià

形容遍行天下,有受阻碍。亦形容东征西战,到处称强,没有敌手。出自《荀子・修身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所向无敌。横行:纵横驰骋,毫无阻挡。形容遍行天下,有

详细解释

祸生于纤纤

huò shēng yú xiān xiān

祸患是由于不注意细微的漏洞而引起的。出自《荀子・大略》:祸之所由生也,生自纤纤,是故君子蚤绝之纤纤:细微。祸患是由于不注意细微的漏洞而引起的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大略》:祸

详细解释

万折必东

wàn zhé bì dōng

河流不论有多少曲折,最后都东流入海。比喻事物不管有什么曲折,总要按着应有的规律发展。出自《荀子・宥坐》:以出以入,以就鲜絜,似善化。其万折也必东,似志。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。河流不论有

详细解释

同声异俗

tóng shēng yì sú

人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相同,长大后习惯各不相同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干、越、夷、貊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人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相同,长大后习惯各不相同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

详细解释

济济跄跄

jǐ jǐ qiāng qiāng

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队列整齐有礼节。济济:庄严恭敬的样子;跄跄:走路符合礼节。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。

详细解释

高城深池

gāo chéng shēn chí

城墙很高,护城河很深。形容防卫坚固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形容防卫坚固。池:护城河。城墙很高,护城河很深。形容防卫坚固。 复制出处:荀

详细解释

以近知远

yǐ jìn zhī yuǎn

根据近的可以推知远的。出自《荀子・非相》: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,以微知明,此之谓也。以:用,根据。根据近的可以推知远的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非相》: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,以微知明,此之谓也

详细解释

安于盘石

ān yú pán shí

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。杨倞注:“磐石,盘薄,大石也。”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指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。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

详细解释

金舌蔽口

jīn shé bì kǒu

比喻闭口不说话。出自《荀子・正论》。比喻闭口不说话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正论》:“金舌蔽口,犹将无益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坚强不屈

jiān qiáng bù qū

坚韧、刚毅,毫不屈服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法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,坚决不低头。屈:屈服。坚韧、刚毅,毫不屈服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法行》:“坚刚而

详细解释

言有召祸

yán yǒu zhào huò

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。旧戒人说话要慎重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故言有召祸也,行有召辱也,君子慎其所立乎!召:招来;祸:灾祸。出言不慎容易招致祸患。旧戒人说话要慎重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劝

详细解释

登高望远

dēng gāo wàng yuǎn

登上高处,看得更远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远大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我尝跂高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见也。《吕氏春秋・顺说》:“顺风而呼,声不加疾也,际高

详细解释

兵不血刃

bīng bù xuè rèn

兵器上没有沾血。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。兵:兵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

详细解释

强自取柱

qiáng zì qǔ zhù

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谓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强自取柱

详细解释

滥觞所出

làn shāng suǒ chū

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,只能浮起酒杯。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。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。出自《荀子・子道》。唐・刘知己《史通・断根》:若汉书之立表志,其殆侵官虽局者乎!考其滥觞所出,起于

详细解释

断长续短

duàn chāng xù duǎn

截断长的来补短的。比喻取别人的长处,来补自己的短处。出自《荀子・礼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用于学习等。续:接、补。截断长的来补短的。比喻取别人的长处,来补自

详细解释

麻中之蓬

má zhōng zhī péng

生长在麻中的飞蓬。麻是直立向上生长的,故飞蓬也随之直立生长。形容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好的影响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麻:泛指麻类植物;蓬:飞蓬。生长在麻中的飞蓬。麻是

详细解释

乐乐不殆

lè lè bù dài

坚定不懈的样子。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: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。乐乐:坚定;殆:通“怠”,懈怠。坚定不懈的样子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儒效》: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。

详细解释

游鱼出听

yóu yú chū tīng

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水里的鱼游到水面上来听音乐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 复

详细解释

穷阎漏屋

qióng yán lòu wū

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穷阎:偏僻的里巷;漏屋:通“陋”,狭小的房屋。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儒

详细解释

人伦并处

rén lún bìng chǔ

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:人伦并处,同求也异道,同欲而异知,生也。人伦:各类人。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。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富

详细解释

君射臣决

jūn shè chén jué

君主喜好射箭,臣下自然经常带着射箭用具。比喻上司的爱好,随从者自然极力效法。出自《荀子・君首》:君射则臣决。楚庄王好细腰,故朝有饿人。射:射箭;决:射箭用具,即扳指,用以钩弦。君主喜

详细解释

老身长子

lǎo shēn zhǎng zǐ

自己老了,儿子也长大了。指终身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书面语。自己老了,儿子也长大了。指终身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

详细解释

长幼有序

zhǎng yòu yǒu xù

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。同“长幼有叙”。出自《荀子・君子篇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用于处世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。同“长幼有叙”。 复制出处:《

详细解释

善言暖于布帛

shàn yán nuǎn yú bù bó

好话比衣服还温暖。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。出自《荀子・荣辱》: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以言,深于矛戟。好话比衣服还温暖。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

详细解释

兵不雪刃

bīng bù xuě rèn

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出自《荀子・议兵》。兵器上没有沾上血。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议兵》:“故近者亲其善,远方慕其德,

详细解释

金舌弊口

jīn shé bì kǒu

用金做的舌头,说破了嘴。比喻说话很多,枉费口舌。出自《荀子・正论》。一般作宾语,比喻缄口不言。金舌:用金子做舌头;弊:破。用金做的舌头,说破了嘴。比喻说话很多,

详细解释

险陂倾侧

xiǎn bì qīng cè

指邪恶不正的行为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成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险陂:邪恶不正;倾侧:倾斜。指邪恶不正的行为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

详细解释

变心易虑

biàn xīn yì lǜ

改变思想;改变打算。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指改变主意。改变思想;改变打算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儒效》:“四海之内,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。”用法:作

详细解释

积善成德

jī shàn chéng dé

长期行善,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善:善行,好事;德:高尚的品德。长期行善,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。 复制出处

详细解释

九合一匡

jiǔ hé yī kuāng

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语。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,称霸华夏,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

详细解释

井井有条

jǐng jǐng yǒu tiáo

形容整齐;有条有理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褒义。井井:整齐、有条理的样子。形容整齐;有条有理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儒

详细解释

以一知万

yǐ yī zhī wàn

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出自《荀子・非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见微知著。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非相》:“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
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