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语的成语

共 349 个成语

论语的成语有【见危致命】【子为父隐】【温良恭俭让】【以德报德】【力不同科】【富而好礼】【当立之年】【不愤不启】【民为邦本】【肤受之愬】【不教而杀】【通力合作】【直道而行】【大言不惭】【心有余而力不足】【以文会友】【众星环极】【无所用心】【用舍行藏】【大动干戈】【善为我辞】【精益求精】【侃侃谔谔】【方刚血气】【四体不勤】【知水仁山】【无为而治】【切问近思】【从心之年】【温良俭让】【枉道事人】【犁生骍角】【不弃故旧】【生荣死哀】【化若偃草】【不忘久要】【不得其门而入】【成人之美】【好谋而成】【硁硁之愚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论语相关成语

见危致命

jiàn wēi zhì mìng

见“见危授命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。见“见危授命”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

详细解释

子为父隐

zǐ wéi fù yǐn

儿子帮父亲隐瞒恶迹。这是封建纲常礼教所提倡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路》。 汉・桓宽《盐铁论・周秦》:“闻子为父隐,父为子隐,未闻父子之相坐也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

详细解释

温良恭俭让

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

原意为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节俭、忍让这五种美德。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。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

详细解释

以德报德

yǐ dé bào yu

用恩惠报答恩惠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指知恩图报。德:恩惠。用恩惠报答恩惠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

详细解释

力不同科

lì bù tóng kē

指人的力量有强弱,不能等同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八佾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同科:同一等级。指人的力量有强弱,不能等同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

详细解释

富而好礼

fù ér hào lǐ

富有而又彬彬有礼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为人。礼:社会规范、道德准则。富有而又彬彬有礼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:“子曰:

详细解释

当立之年

dāng lì zhī nián

指三十岁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三十岁。指三十岁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“三十而立。”用法: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三十岁。

详细解释

不愤不启

bù fèn bù qǐ

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,不去启发他。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愤: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。启:启发。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

详细解释

民为邦本

mín wéi bāng běn

人民是立国之本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五子之歌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统治者。邦:国家。人民是立国之本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五子之歌》:“皇

详细解释

肤受之愬

fū shòu zhī xiāng

指谗言。肤受,谓浮泛不实,或谓利害切身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指谗言。肤受,谓浮泛不实,或谓利害切身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

详细解释

不教而杀

bù jiào ér shā

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先不教育人,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尧曰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教:教育;杀:处罚,杀死。不警告就处死。指事

详细解释

通力合作

tōng lì hé zuò

不分彼此;共同努力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宋・朱熹注:“一夫受田百亩,而与同沟共井之人,通力合作,计亩均收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含褒义。不分彼此;共

详细解释

直道而行

zhí dào ér xíng

比喻办事公正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谓语,含褒义,比喻办事公正。比喻办事公正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:“斯民也,三代之所以直

详细解释

大言不惭

dà yán bù cán

满口自吹自夸的话;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宋・朱熹注:“大言不惭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。

详细解释

心有余而力不足

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

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能力或力量不够,而无法做到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里仁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分句,表婉约拒绝的意思。心里非常想做;可是能力或力量不够,

详细解释

以文会友

yǐ wén huì yǒu

通过文字结交朋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,含褒义。通过文字结交朋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:“曾子曰:‘君子以文会

详细解释

众星环极

zhòng xīng huán jí

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。北辰,北极星。共,“拱”的古字,环绕。汉・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譬如星之环极,叛赫戏以辉煌。”一般

详细解释

无所用心

wú suǒ yòng xīn

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用心:动脑筋。指不动脑筋;什么事情都不关心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

详细解释

用舍行藏

yòng shě xíng cáng

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。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士大夫的处世态度。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

详细解释

大动干戈

dà dòng gān gē

原指进行战争。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,含贬义,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干、戈:古代两种兵器。原指进行战争。

详细解释

善为我辞

shàn wéi wǒ cí

好好地替我辞谢掉。后多用于请人代为说辞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李氏使闵子骞为费宰。闵子骞曰:‘善为我辞焉。’好好地替我辞谢掉。后多用于请人代为说辞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

详细解释

精益求精

jīng yì qiú jīng

已经十分美好了;还要求更加美好。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;没有止境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宋・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

详细解释

侃侃谔谔

kǎn kǎn è è

说话正直,理直气壮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乡党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人说话。侃侃:理直气壮,从容不迫;谔谔:说话正直。说话正直,理直气壮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

详细解释

方刚血气

fāng gāng xuè qì

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方:正;刚:强劲;血气:精力。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季氏》:及其壮也,血

详细解释

四体不勤

sì tǐ bù qín

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

详细解释

知水仁山

zhì shuǐ rén shān

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知者乐山,仁者乐水。有人喜爱山,有人喜爱水。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知者乐

详细解释

无为而治

wú wéi ér zhì

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。原指舜当政的时候,沿袭尧的主张,不做丝毫改变。后泛指以德化民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卫灵公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以德化民。无为

详细解释

切问近思

qiè wèn jìn sī

恳切地问询,多考虑当前的问题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: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。切:恳切;近思:想当前的问题。恳切地问询,多考虑当前的问题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:博学

详细解释

从心之年

cóng xīn zhī nián

随心所欲的年龄。后用为七十岁的称谓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从心:随心。随心所欲的年龄。后用为七十岁的称谓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为政》:七十而

详细解释

温良俭让

wēn liáng jiǎn ràng

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,泛指态度谦恭,举止文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学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形容态度温和。温:温和;良:善良;俭:节制;让:忍让。

详细解释

枉道事人

wǎng dào shì rén

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。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与讨好别人。枉:违背;道:正道;事:侍奉。原指不

详细解释

犁生骍角

lí shēng xīng jiǎo

指杂色牛生纯赤色、角周正的小牛。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。邢昺疏:“杂文曰犁。骍,纯赤色也。角者,角周正也。舍,弃也。诸,之也。仲

详细解释

不弃故旧

bù qì gù jiù

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处世。弃:抛弃;故旧:旧交。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微子》:“故旧无大故,则

详细解释

生荣死哀

shēng róng sǐ āi

活着受人尊敬,死了使人哀痛。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了使人哀痛。用

详细解释

化若偃草

huà ruò yǎn cǎo

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伏。形容教化之易推行。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必偃。”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谓教化推行如风吹草

详细解释

不忘久要

bù wàng jiǔ yào

不忘记旧友情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谓语,用于处世。久要:旧约,旧交。不忘记旧友情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:“久要不忘平生之言,亦可

详细解释

不得其门而入

bù dé qí mén ér rù

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。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: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,百官之富。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。比喻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。

详细解释

成人之美

chéng rén zhī měi

成全别人的好事。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颜渊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,含褒义,指赞助别人成事。成:成全;帮助;美:好事。成全别人的

详细解释

好谋而成

hào móu é chéng

指遇事勤于思考,能把事情做好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述而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好:喜爱;谋:谋划,思考。指遇事勤于思考,能把事情做好。 复制出处:春秋

详细解释

硁硁之愚

kēng kēng zhī yú

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出自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,用于自谦。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 复制出处: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宪问》

详细解释